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沈煜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08-3-20 11:4:15
人民日报:学术规范从论文审核开始
 
互联网为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提供了极大帮助,也为抄袭和剽窃打开了方便之门。
 
有一次,我们去一家学术论文数据库企业访问。交谈中我们说,有了这个数据库,教授们要发现学生抄袭论文,就比过去容易多了。没想到对方回答:“我们还是希望教授们不要开发这个功能,这样会影响我们数据库的销路。”
 
这是一个令人讶异的回答。一家为学术研究提供帮助的企业,竟然为了产品的销路,默许甚至鼓励用户利用它来挑战学术规范!
 
这样的企业当然应该受到谴责。但平心而论,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人,在今天并不少见。由于缺少严格的学术规范,或者说学术规范未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维护,学术界滋生了很多乱相。学术论文整体质量不高,学术声誉受到一定影响。接二连三的论文抄袭,是最直观的一种现象。
 
在国外,有人曾利用互联网数据库对数以百万计的学术论文进行过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些领域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约有1%—5%属于抄袭或者重复。而来自亚洲一些国家的问题论文,比例还要更高。这些抽样调查的结果,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将克服这一危险倾向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导师的负责任和学术规范教育上,是一种同样危险的选择。严密设计的制衡体系,严格执行的监控制度,是建设和维护学术规范的治本之道。但并不排除在制度建设的同时,采取一些操作性强、立竿见影的监测技术手段。
 
效仿专利申请审查过程中的“查重”环节,成立第三方的论文审核中心,将国外那种抽查式的分析对比自动化、专业化、制度化,辅之以少量的人工审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
 
事实上,研究人员在课题设立之前、论文写作之后,导师、学术期刊在审核论文的过程中,都需要做类似的工作。这是一项非常繁复的劳动。有专门的机构出来承担这一任务,适当收取一定的费用,我想是值得的。不妨将它视作学术道德建设进程中支付的一项成本。
 
也许有人会说,制度建设是系统全面的,一项具体的措施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会因环境的不健全而受挫。制度的建设,都是一项项具体的措施组合起来的。客观地看,中国学术界的制度建设还是一天天在进步。我相信,如果有一家专业性的论文审核机构通过一项公认的分析技术,指出一篇论文存在抄袭,论文的作者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