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路甬祥: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中科院院士 |
科技创新价值优劣要靠市场评价,灌输式教育扼杀学生创新精神 |
3月14日14:30,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两会专区”与网民进行在线视频交流,主题为: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网友指出,袁隆平没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却获得了筛选条件更为严格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称号,能否从这一现象中反思一些什么?
对此,路甬祥表示,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科学院院士,之所以没有能当选,是因为那时候科技界,包括院士群体当中,对于一个人成就的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颇,主要强调
,当时比较强调的是在
的前沿领域是否创造了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思想,那就要求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考察,当时袁隆平先生所做的还是用比较传统的杂交办法来做的,所以没有能够选上。
路甬祥指出,其实,按照院士章程的规定,并没有说要用什么方法,只是说他在某一个领域里面要有系统的、重要的创造和发明。袁隆平先生创造了杂交水稻,它的产量提高幅度很大,在中国能够多养活7000多万人,这是一个重大的贡献,这个技术传播到东南亚,传播到其他国家,世界上都承认他是对人类有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的贡献是重大的,而且他的成就也是系统性的。
所以路甬祥个人认为,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只不过是一个历史上的误会。
署名“白塔”的网友提问:路甬祥副委员长曾经提倡学术界要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端正科学理念,构建和谐的学术生态。从国家层面上看,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激励和惩罚机制,才能够实现您倡议的这个目标?
对此,路甬祥表示,从国家层面,也同样应该深刻地理解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和真实的价值。因为科学主要是遵循客观规律,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未知的规律,需要艰辛的探索,来不得浮躁和急躁。对科学探索的主要途径,是国家通过稳定地对基础科学的支持,让科学家自主地探索这些真理。如果评价体系过于以论文数量来衡量一个人成绩的话,往往会误导科技人员,技术的价值主要还在于应用,最终它的优劣要靠市场来评价,它的有效程度也要通过市场来反馈。
所以,他觉得对技术的评价,不应该是指太多的政府奖项,应该通过专利的转移、通过产生市场效益对发明人、对创新者或者创新的单位进行回报。当然,对社会特别有贡献的技术方面的人才,国家也可以进行奖励。但是应该放得稍微后一点。接受历史的检验,接受实践的检验,给他以荣誉。
路甬祥还指出,政府能做的主要还是在知识评价奖励方面做得更加适当。当然对于违背科学道德、诚信行为的,应该严肃地查处,严重的要给予精简,这是针对另外一种方面来说了。也要看到,大部分的科技人员还是积极努力,求真务实的。真正违背科学准则的还是少数,但是要引起注意。
对于教育问题,路甬祥在与网友的交流中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鼓励学生按照标准答案答题,其实扼杀了很多学生的创新精神。
路甬祥认为,人在小的时候、幼年的时候,天生就有一种求知欲,就有一种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你如果过早地进行灌输、过早地规定他要做什么,怎么想问题,他自身的求知欲望和发展的动机,往往容易被抹煞,甚至误导。这主要是一个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问题。
他呼吁,全社会要努力改变客观存在的,已经有很长历史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先可以在点上突破,鼓励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做创造性的实验,取得成功了,大家都来仿效。另外逐步地把教育的供给适当增加,因为过去至少应试以来,优质的教育资源比较短缺,大家要进一个好学校,又要保持公平,只能通过考试。现在的情况有改变了,现在包括大学的招生,也比较多了,还有许多自立学校发展得很快,高职阶段的教育也发展很快,所以逐步可以引导,减少、缩小学校之间质量方面差距,鼓励学校办出特色来。家长和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年纪小的时候,家长帮助选;年纪大了以后,应该鼓励本人自主选择,他学什么,要发展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社会对各级各类、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是需要的,并不都只要尖子人才,还需要能够在各行业有创造性思想和能力的人才,都可以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