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杨孝文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08-2-29 10:21:55
两个美国探测器准备09年携炸药撞击月球找水

撞向月球


撞向月球  

北京时间2月28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美国科学家准备给两个探测器装满炸药,令它们撞击月球南极,探究月球在遭受双重打击之后,是否能使隐藏其深处的冰冻水露出庐山真面目。
 
可能引发公众疑虑
 
对月球施以暴力可能会引发公众的疑虑,但美宇航局的历史表明,这种撞击任务将为科学家带来极为有用的科学观测。美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LCROSS任务首席科学家托尼-科拉普里特表示:“我认为公众对此有些担心,因为这种任务看上去十分粗暴,但实际上耗资不大。”
 
美宇航局的前一个“月球勘探者”(Lunar Prospector)任务在撞向月球南极陨石坑粉身碎骨之前,在月球极地观测到了大量氢的存在。现今,比“月球勘探者”更大的撞击器“月球陨坑观测和传感卫星”(LCROSS)定于2009年2月撞击月球,其目标是发现一些氢是否以冰冻水的形式隐藏在月球深处。
 
月球陨坑观测和传感卫星将于10月28日同“月球勘测轨道器”(LRO)一起,由装备有“半人马座”(Centaur)上面级的阿特拉斯-5型火箭发射升空。此次发射将在大约4天内将月球勘测轨道器送上月球,而月球陨坑观测和传感卫星将展开三个月的漫长旅行,最终到达指定的月球撞击位置。一旦到达“射程”之内,“半人马座”上面级此时摇身一变,成为月球陨坑观测和传感卫星的重达4400磅(2000公斤)的主撞击航天器。
 
对月球实施两次撞击
 
而较小的“牧羊航天器”(Shepherding Spacecraft)将引导半人马座上面级冲向目标陨石坑,接着它掉头飞回来,观测半人马座撞击月球产生的尘埃烟柱,并在周围飞行以收集碎片。“牧羊航天器”装备有一个光度计、一个可见光摄像机和四个红外摄像机,用以研究半人马座撞击月球产生的尘埃烟柱,随后,它将做出自我牺牲,在四分钟后对不同的陨石坑展开二次撞击。
 
艾姆斯研究中心LCROSS项目经理丹尼尔-安德鲁斯在一份声明中称:“这次有效载荷的发射总体上代表着中心和宇航局做事情的新方式。LCROSS探测器主要是在此次任务中使用商用现成技术设备,以满足任务快速发展日程和成本限制。”科拉普里特指出,弄清楚这个耗资7900万美元的LCROSS任务的最终目的地“好比驱车驶向旧金山,但又不清楚旧金山在地图上的位置。”
 
科拉普里特和其他任务科学家希望利用月球勘测轨道器和日本“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在月球陨坑观测和传感卫星撞击月球之前给陨石坑位置绘制一幅地图。科拉普里特说:“还从来没人到过月球两极地区,那里有着类似水星一样的非常独特的陨石坑,阳光根本不能到达底部。”
 
探查早期太阳系“化石记录”
 
地面雷达还一直在帮助“照亮”一些处于永久阴影区的陨石坑。在月球陨坑观测和传感卫星到达之前,它能锁定方圆19英里(30公里)的区域、直径在328英尺(100米)以内的目标。科学家希望撞击航天器撞向没有大块岩石的平坦区域,如此一来,撞击产生的烟柱就能从陨石坑阴影中升起,呈现在阳光下。这样,月球勘测轨道器和地面望远镜就能看清楚结果。科拉普里特说:“通过了解这些陨石坑,我们将会探查早期太阳系的‘化石记录’,以及30亿年前发生在地球上的一幕。”
 
LCROSS任务当前的目标是法乌斯蒂尼(Faustini)和索梅克(Shoemaker)这两个陨石坑,科拉普里特将它们形象地比作具有30亿至35亿年历史的“具有幻想年代的蒴果”。按照LCROSS任务研究人员的估计,撞击器找到月球两极氢存在的几率超过90%。不过,倘若撞击器运气不佳,撞向缺乏水的相对新形成的陨石坑,那么也不能找到氢的踪迹,但无论出现哪种结果,科学家仍能一窥氢的分布状况。
 
欲对小行星实施类似任务
 
科拉普里特说:“我们将会把此次了解的最新信息带到下一步研究中,无论是漫游车,还是更多的撞击器。”这是把“强力攻击”应用到科学的最新任务。“深度撞击”任务2005年发射一枚撞击器撞向坦普尔1号彗星,由此创造了历史。除了“月球勘探者”在1999年对月球发动撞击外,欧洲航天局“智慧1号”卫星也曾在2006年撞向月球表面。
 
与月球勘探者和“智慧1号”卫星相比,月球陨坑观测和传感卫星将会采取更为正面的撞击之策,以每秒1.6英里(每秒2.5公里)的速度,承载着更大的重量,以更为险峻的角度撞向月球陨石坑。此次撞击产生的总能量相当于月球勘探者撞击产生总能量的100倍,将掀起重达1102吨的碎片和尘埃。
 
科拉普里特用LCROSS任务同用炸药开山炸石寻找金子的采矿者进行了形象比较:“这是从事初始探测的风险相对较低、划算的方式。”科学家正在讨论类似任务用以探测小行星和火星这样的行星。但是,科拉普里特却表示,在月球陨坑观测和传感卫星完成它的使命之后,科学家们“可能希望以更为温柔的方式触摸月球”。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