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中)和团队伙伴在实验中。
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潘建伟,这个名字是关注中国科学发展的人所熟悉的。作为一名科学记者,很想更多地直接了解他,虽然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去见他,但几次到中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都没能遇到。不过,关于他的消息并未间断。在最近的一个月里,至少听到了4次关于他的重要新闻:
2008年8月8日,奥运圣火进入最后一天的传递。潘建伟作为联想火炬手传递第73棒,高喊“中国加油!北京加油!”
2008年8月12日,《美国科学院院刊》以长文发表潘建伟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量子容失编码,为光量子计算机的实用化发展扫除了一个重要障碍。
2008年8月28日,《自然》发表潘建伟及其同事苑震生、陈宇翱等完成的重要研究成果。该实验成果完美地实现了长程量子通信中急需的量子中继器,向未来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最终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
2008年8月28日,在科技部“973”计划1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通气会上,基础司司长张先恩特别提示,在量子
领域,中科大的郭光灿团队和潘建伟团队取得了一批世界瞩目的进展。
当记者敲开他的伙伴陈增兵的办公室时,第一眼看到的是潘建伟带回实验室的祥云火炬,学生们正争相举着留影,感受、分享着他的这份荣光。而此时此刻,他正忙于德国实验室的搬迁工作。
一次又一次站在科学领奖台上
人们之所以熟悉潘建伟,缘于他一次又一次站在科学领奖台上。网上查询结果显示,如果没有误差,他已经赢得了10次国内外重奖。
2003年10月10日,他获得奥地利科学院Erich Schmid奖,中国科学家是首次赢得这项荣誉。
新华网报道:“现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潘建伟教授,由于在量子信息领域的杰出贡献,2004年连续获得3项研究大奖——欧盟的玛丽·居里奖、洪堡基金会索非亚奖、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尼托奖。”
2005年6月14日,在德国慕尼黑欧洲量子电子学与量子光学年会上,欧洲物理学会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2005年度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是中国人首摘此桂冠。
2005年8月20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开幕式上,潘建伟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06年3月2日,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06年10月23日,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2004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揭晓后,潘建伟等关于“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的研究成果榜上有名。这是继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04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之后,该成果获得的又一殊荣,也是中国科学家在国内取得的研究成果首次同时入选国际两大物理学会的年度重大进展。
潘建伟1992年毕业于中科大近代物理系,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他多年从事量子信息学领域的研究并获多项重大成果,其成果曾分别4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重大进展;1998年其成果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国际十大科技新闻,1999年其论文与爱因斯坦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论文一道入选《自然》杂志的物理学百年经典。
赶超国际同行的科研团队
不断取得科研新进展、不断赢得荣誉的潘建伟现在在想什么、做什么?
他的同事陈增兵说:“中科大无疑是潘建伟最好的选择,因为中科大一直有着理想的科学研究氛围和基础扎实、勇于创新的学生。我们这一代人有着比老一代科学家优越得多的条件,国家国力增强了,科技投入也在增加。我们有了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作出出色的成果。有统计发现,中国物理学的进步比国家GDP增长快。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每年只有几篇物理学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而现在增长了十几倍。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中国有可能成为物理学强国。目前,美国物理学论文占全世界的20%~30%,中国大约是几个点。就量子信息领域而言,虽然整体上我们比欧美落后,但在某些研究方向,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优势。”
陈增兵进一步解释,他们的实验室正在量子信息和量子基础方面开展广泛的研究,如多光子操纵、量子密码、基于原子系统的量子存储、光学量子计算、NMR量子计算、量子基础和量子信息理论等。
陈增兵还介绍说,他们实验室最近关于基于原子系统的量子存储的新进展尤其令他们感到满意。关于这类研究,目前国际上的领先研究小组有4个,他们小组是其中之一。在该方向,虽然项目刚启动时存在经费等方面的困难,但后来他们终于赶超了国际同行。在量子信息领域,国际上各个研究小组在如此广泛的研究方向都布设了研究人员的非常少,在某一方面开展研究工作的比较多。为了确保在设定的研究方面作出满意的研究成果,目前实验室派出一个学生在斯坦福学习,还派人在德国学习量子模拟,有两个学生在英国剑桥学习量子点。国际上,也了解中科大有个量子信息做得不错的科研团队,很乐意相互切磋与交流。我们祝愿这个团队在量子领域继续耕耘、作出更好的结果。
《科学时报》 (2008-9-18 热烈祝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50周年,原题《在科学前沿闪耀中国光芒——记潘建伟和他的科研团队 》)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