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周民良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9-12 1:58:41
周民良:教育改革别忘鲁迅的“拿来主义”
 
日前,温家宝总理与教师代表座谈时提到,国务院不久前决定开始着手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听到此消息,笔者对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充满期望,也想起了鲁迅当年的眼光。
 
鲁迅先生一贯主张拿来主义,对“中国人一向是所谓的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的方式,向来不以为然,多持批评态度。鲁迅指出,要在体育、文化等方面采取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承认不足,敢于去拿,力争拿到,这就是鲁迅的眼光。
 
我们举办的奥运会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奥林匹克运动本身也是在“拿来”中发展的。最早的奥林匹克运动,比赛项目较少,参与人数不多,影响也较小。在奥运会“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各承办国顺势拿来自己的体育项目。于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由少增多,其观赏性与参与性也得到增强。不仅如此,在奥运精神日益深入人心的状况下,奥运会的竞技技能、知识与诀窍也通过引进教练与编撰教科书的方式被拿来拿去,促进了竞技体育在各国的传播,缩小了国家间的体育差距,使奥运会比赛的精彩程度更高。这也印证了鲁迅所说的:“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化不能自成为新文化。”
 
教育也不能完全排除拿来主义。教育在传承文化、培育人才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其下一个环节便是人才强国与科技创新。我们看到,已经有不少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勇气固然可嘉,但还需要放下这看似宏伟的“万丈豪情”,先与国际先进教育水平“对对标”:是否有世界一流的教材?是否有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否有世界一流的教育思想?是否有世界一流的培养计划?是否有世界一流的教学方案……
 
按照鲁迅先生的思维推理,没有拿来的,教育当然不能成为新教育。德国、美国等国家在制造业领先一步,一些名牌大学在教材方面的领先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们的教材,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下,首先应成为国内大学相关专业的“对标”对象。世界上技能人才培训最好的地方,可以说是德国、日本这些国家。这些国家的学生经过大学教育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实习,才具备上岗资格。而我们的大学生只接受了灌输式教育,毕业后眼高手低、适应性差的弊端暴露无遗,教学方式的“对标”也有必要。类似差距在理科、文科等学科都广泛存在。因此,拿来主义对中国当今的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经济学家早就提出,教育是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业。教育竞争关乎科技竞争、文化竞争和思想竞争,是国家竞争的基石,重视教育是百年大计。当然,拿来也不是全盘拿来,我们现在的判断力早就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语。在国家日益重视教育的背景下,教育界确实需要时常与国际水平“对对标”,确定在哪些领域需要更多地“拿来”,以便形成人才培育的共同基础,使中国教育更具国际竞争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科学时报》 (2008-9-12 要闻,原题《教育改革别忘鲁迅的眼光》)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