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对于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博士生李奇来说,不但读书的路一帆风顺,研究生阶段还有一些发明创造可圈可点。况且,在博士一年级开题时,该院多位教授表示,李奇作的研究和发表的论文水平,参加博士毕业答辩都够了,只不过,他还要去国外再多学点新东西回来。
与铁道结缘的家人
李奇祖籍上海,出生在兰州,他的家庭,既可以说成书香门第,也可以说是铁道世家。李奇的祖父早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后来在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研究领域一直和铁道相关;李奇的祖母是中学语文教师;他的父亲现在甘肃中医学院任教授,母亲是甘肃省人民医院的主任医师;他的叔祖父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在在上海708船舶研究所任研究员;他的外祖父和外祖母也都是毕业于同济大学的高级知识分子。
李奇一直都是很温顺的孩子,听祖父的话,读书很认真。之所以听祖父的话,那是因为祖父在家里的威望最高,现在78岁的他仍然坚持每天上班。而且,据李奇说,自己从小到大,有些事情要是和父母商量不通,他就迂回包抄,找祖父帮忙,这让他们爷孙俩的感情颇深。
18岁参加高考前,李奇曾获得兰州市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学习成绩优异,只是,对于未来,似乎没有太多的打算。“很多事情都是家里商量后定下来的,尤其是爷爷拿主意的时候多。”在他祖父的建议下,李奇考上了西南交通大学,而专业则是祖父“钦定”的电气自动化的电子信息工程。
不管专业是什么,李奇心里想的是,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爱上这个专业,“因为有感情才能学好,才能将专业发扬光大”。“作为电气人,我感到非常自豪!”
只是,大一上学期,李奇还差点打了退堂鼓。原来,和很多大学新生一样,在家里不用动手的他发现学校的生活全部都要靠自己,这让他很不习惯,尤其是还有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人际交往等。
面对没有暖气的宿舍,李奇还是坚持了下来。“电子信息工程学起来很苦,但通过参加一些比赛后,我觉得还是挺有趣的。”第一次参加学校的物理知识竞赛,李奇所在的小组就获得了一等奖。参加比赛,让李奇获益良多。他表示,大家一起讨论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必须集思广益,才能激发灵感。
而在2005年9月,李奇参加了索尼杯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在现场答辩过程中,由于设计的悬挂系统的电机被烧坏,使得李奇的小组与大奖失之交臂。“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以后我们就有经验了,对于容易损毁的器件,我们都要多做一些备份。”此后,在校内外的一些电子设计大赛中,李奇和他参加的小组多次获得奖励。
联合培养收获多
到了大四,由于李奇的本科成绩优异,动手能力很强,他被推荐成为免试硕士研究生,保送至本校电气工程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专业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尔后李奇被选为交换学生,赴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完成本科毕业设计。
2006年和2007年,李奇两次应邀到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进行有关燃料电池的学习研究,参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响应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特性监测控制系统设计”和“基于燃料电池的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等项目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李奇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机理、结构优化设计、系统建模、实验测试和先进控制技术等领域都有所了解,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还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成果。
2006年,李奇在淡马锡理工学院的两位导师韩明和贾俊波给了他很多指导,尤其是在如何进行学术研究以及提高实践能力上给予了大力指导。
凭借淡马锡理工学院的先进设备和老师的指导,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李奇的本科毕业设计做得非常成功。毕业论文最后还发表在核心期刊《电池》杂志上,这让他颇有成就感。
除了毕业设计,李奇还接触到新能源燃料电池在混合动力列车、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前沿的学科知识,并参与了一些燃料电池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搞发明创造很辛苦
在研究中,李奇的兴趣和当初让自己爱专业的恒心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要知道,每天面对电路板,其实是很枯燥的,关键是有兴趣,我就觉得像在玩一样。”
玩的过程中,李奇的发明却出来了。每一个发现都让他兴奋不已。李奇还记得,他在研究电池堆的时候,发现电池堆总有缺陷,主要是个别的电池有问题,而一堆电池中,如何识别哪一个是有缺陷的呢?李奇带着这个问题,不断地试验各种电池堆的测试办法,最终发明了一种检测燃料电池工作状态的新方法,省去了原来需要逐个测试电池的麻烦。
读研期间,导师陈维荣教授对李奇的影响很深。“陈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他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一篇论文,他一定要反复修改、仔细推敲,直到认为具有足够的学术创新性时才会让我们投出去。”
由于表现突出、成绩优异,2007年,李奇返校后被推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读博一年多,李奇在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研究方面参与了博士创新基金项目“搜寻者优化算法的理论与应用”,负责算法程序编制,并独创地利用该算法对燃料电池模型进行优化,获得好评。在智能视频监控研究方面,李奇还参与朔黄铁路公司项目“预防弓网故障机车受电弓无线视频监测系统”,负责受电弓状态在线识别技术的研发,成果突出,受到高度评价。此外,李奇还参与了教育部“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轨道交通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燃料电池电动机车前期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在研究生学习的两年里,李奇已经发表文章22篇,其中SCI检索文章1篇、EI检索文章8篇。并将于2009年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研究。
对于又一次出国,李奇已经显得很平静,毕竟,导师要求的是学习新东西,要把最先进的知识带回国来,而这样的担子,对于还不到25岁的他来说,似乎有点重。
《科学时报》 (2008-12-23 B1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