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赵鹰 陈秀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9 2:54:53
李全利:和学生“混”在一起的老师
 
作为一名“老学生”,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站博士后李全利的故事颇多曲折。谈笑风生之间,一个不断求学的倔强男孩的模糊身影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学术创新新人的清晰形象。可从牙医到现在的心血管植入材料的研究者,如此大的转向,似乎又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学术上的“打兔子”
 
与“大海捞针”
 
1985年,在安徽阜阳长大的李全利参加高考时,本想考上海医科大学,然而,即便是获得过全国物理竞赛奖项的他,还是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华西医科大学,而且被“抓进了”口腔医学院。
 
对于年少时的李全利来说,学习牙医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那时候大家都在学数理化,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天天围绕着虫牙学来学去的,那是什么滋味啊!”
 
于是,年少的冲动让他和另外一名同学直闯院长办公室,表达了他们要转专业的愿望。一番劝导无效后,院长只好扔给他们一句话:“口腔是学校最好的专业,转不转你们看着办吧!”
 
“啊!”李全利和同学都晕糊糊的,但是院长既然这样说了,他们也没有办法再继续坚持。而且,当时中国牙医缺口很大,李全利这批学生还被当做牙医的师资模式来进行培养。于是,后面6年的时间,李全利和同学们一起向虫牙宣战,当时学校开设了叫多基础课程,重视基础本科教育为他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目前的本科教育相比,那个年代的教学质量很高,至少不会听到‘我们今年有多少比例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这不是中学升学率的翻版吗?真是本科教育的悲哀!”一晃6年过去,李全利被统一分配到安徽皖南医学院。然而,工作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这让他想回到校园深造。1994年,李全利通过考研回到华西医科大学,师从我国最著名的口腔材料学教授陈治青,搞人体硬组织材料的研究。
 
这段时间,李全利在导师的屡屡打击下,练就了一身学术基本功。原来,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每当他辛辛苦苦查找资料、整理思路再向导师汇报时,导师总是会找理由把他的思路否定掉。“导师还说,‘你们的研究生选题要学会大海捞针’,‘要像打猎一样,我只能告诉你南方有只兔子,你要不停地搜索,直到找到为止’。”后来李全利才明白,“兔子”是假的,导师其实是要通过这个过程来培养他在学科知识方面的深度和广度,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知道,那时候查找资料,全凭翻书、制作笔记卡、整理等,不像现在上网下载那么容易。”“我那时候把最权威的图书馆存的《生物材料》杂志几乎全读了一遍!”
 
李全利定下了自己的主攻方向——人体硬组织替代材料跨膜信号传递连接。那时候,导师的经费也很充足,这让李全利如鱼得水地验证了很多科研上的设想,最终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李全利表示:“我现在也在带研究生,并且‘混’在研究生中,和他们一起重新做起了学生,接触多了,对他们也了解更多。年轻学子的一些优点令我望尘莫及,但是也发现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生对research(研究)的理解和我那个时期有很大的不同。我不敢说是差距,但是我敢说有相当一部分人只能说是实验员,有相当一部分人读研‘只是现在要求高学历,本科不够用了’,‘别人都考了’。在今天提倡‘人人创新’的年代,我们的硕士教育到底能为我们输送多少比例的优秀科技人才?有谁计算过教育成本?就业率提高了吗?难道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不值得反思吗?”
 
重返校园读博士
 
然而,学习上的艰苦,加上这个世界的诱惑有很多种,李全利似乎就在两种诱惑之间转悠,即学术追求与经济效益之间谁更重要。
 
读硕士时,导师向他介绍了人体硬组织材料研究的美好前景,告诉他好好研究,这是一个很热门的学术领域。而在当时,导师申请到的“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都向他展示着这一领域的美好前景。
 
可是,也是在这期间,李全利经历了当时的经济浪潮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大学教授在下海,机关干部在下海,似乎下海经商挣取更多的票子才是人生的一种乐趣。所以,硕士毕业时,虽然导师几次挽留,李全利还是不想留在学校。“那时候就想出去挣点钱,老搞学术的东西,没钱也不行啊!”
 
可是,此后辗转多年,李全利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是又回到学校攻读博士。“2002年,有些读博的同学劝我,一块儿读博吧!以后都要用的。”那时,李全利靠自己开诊所确实也攒了点钱,面对同学的诱惑,他也犹豫了,内心还是有着对科学研究的向往……“其实我在赚钱之后,发现人生如果只是单纯地靠挣钱活着,实在是没有意思。”
 
李全利回到学校继续师从陈治青教授,进行诱导性人体硬组织替代材料的研究。治学严谨的导师在一次讨论时提出,有谁只想要毕业证书的,他会单独带。但是,无一人敢举手。于是, 李全利和师兄弟们又一次投入了紧张的为SCI论文“亡命”的征途中。好在自己硕士阶段基础较好,最后也可以说是轻松过关,高质量地完成了毕业论文。
 
“在社会闯荡后回到学校做科研工作,做博士,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李全利没有直接回答,他说了自己在博士生入学后第一次和导师见面时的情景:“老师,我现在需要准备什么?”原认为导师会告诉自己课题的事情,结果导师说出了一句将使他铭记一生的话:“先学做人,学会了做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好的呢!”
 
研发全新的材料
 
博士毕业后,李全利到安徽省医科大学工作。可是,令他想不到的是,2006年,他被引荐到西南交通大学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做国际知名的材料表面改性专家黄楠教授的博士后。“我乍一听,搞牙齿的和搞心血管材料的怎么也不靠边,怎么会被引荐过来呢?”
 
后来,李全利才知道,该实验室主要是研究和开发无机心血管抗凝材料的,而我国目前懂材料又有深厚医学功底的人才太少,自己被一个师兄‘出卖’,因而被导师黄楠拉进了团队。
 
说起这两年的“老学生”生活,李全利感觉收获很多。“特别是导师那种敬业精神以及无法替代的人格魅力,研究团队的团结、宽松的研究环境,都让我感到振奋。我所在的实验室正如《生物材料》杂志主编所说,是‘亚洲最好的生物材料研究室’。”
 
李全利表示,在实验室作研究,肯定会有一种自豪感,因为这是国内唯一从事此项研究的实验室。而从牙齿替代材料到心血管替代材料的研究,对于李全利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不过,对于这种挑战,李全利乐于接受。在导师的指导下,李全利开始研究内皮诱导性心血管材料。两年来,他已经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内皮诱导性血液接触材料表面的设计概念和内皮诱导化的表面改性的学术思想。他的这些研究内容,目前已经发表论文4篇,待发2篇,而且还有2项专利正在申请中。
 
今年2月,该实验室研发的具有抗凝血性和抗组织增生性双重效果的人工血管支架已完成技术转让,并进入临床试用,有望批量生产后投入市场。
 
回望20多年走过的道路,李全利也颇有感慨:“其实,我就在学术研究和社会诱惑之间奔跑着。总有一种冲动在推动着我,在社会工作时间长了,应该回到校园充充电;而在学校时间长了,也应该到社会上活络一下筋骨。”
 
《科学时报》 (2008-12-9 B1 大学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