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克斌:全球“双碳”目标实现面临四大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11月26日表示,全球要达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目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新能源关键材料供应链、全球的风光资源协同利用、气候与环境协同治理综合决策支撑等四大挑战。 |
助力“双碳”目标:推进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准确理解林业碳汇内涵,探寻林业碳汇价值实现路径,对于各地探索林业碳汇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教学名师彭红军。 |
近亿元合作达成!聚焦二氧化碳转化与利用 2022年伊始,深圳先进院与招商局就开始筹备CO2绿色转化与利用等方面的合作事宜,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从前期的意向洽谈,到细化合作方案,再经过两轮由多位院士和行业专家组成的项目评审和论证会,最终达成合作协议,开启碳中和领域前沿技术科研与产业密切合作的新篇章。 |
40多位院士专家献计“双碳”战略与智慧城市 11月14日,由广东院士联合会牵头举办的2022西丽湖论坛的平行论坛——大湾区智慧城市院士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以“双碳战略与智慧城市”为主题,包括郭仁忠在内的40多位院士专家围绕智慧建筑、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交通、网络安全、绿色低碳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
减碳、脱碳、碳捕捉、碳利用,顶尖科学家共谋“碳策” 11月3日,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先导论坛——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本届碳大会分为三个独立主题议程——“碳策”未来,聚焦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国际科技合作前瞻;“零碳”未来,聚焦于碳中和技术前沿与实现零碳发展的科学路径;“绿能”未来,聚焦于绿色能源革命与低碳可持续发展。 |
到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作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保障方案之一,明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工作总体部署,为相关行业、领域、地方和企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
西南石油大学雷宪章:绿色转型需“先立后破” “能源供给实际上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是这样,在欧洲也一样,能源是国计民生里面最核心的,除了粮食以外,能源是很重要的要素。”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雷宪章院士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清洁能源不可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
我国碳卫星首次成功定量监测城市二氧化碳排放 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碳卫星研究团队联合芬兰气象研究所团队,首次利用中国碳卫星(TanSat)进行观测定量识别和计算城市碳排放,证实了中国碳卫星具有城市级别碳排放监测的能力。研究结果在《大气科学进展》在线发表。 |
魏达:“碳”究青藏高原植被的“呼吸” 扎根青藏高原15年、聚焦高寒碳汇研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魏达是最了解这片土地的“外地人”之一。在崇山峻岭、溪流草原中,他监测着植被的碳吸收与碳排放,聆听着这片高原的“呼吸声”。 |
以科技创新助力“双碳”进程 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一场具有变革意义的同台竞技。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只要坚持不懈努力,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作用,就一定能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成功发射看点透视 8月4日,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是我国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的遥感卫星,能够实现对森林植被生物量、气溶胶分布、叶绿素荧光的高精度定量遥感测量。“句芒号”的升空,标志着我国碳汇监测进入遥感时代。 |
“天外”立体瞰森林,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天基遥感时代 据悉,植被高度、植被面积、叶绿素荧光和大气PM2.5含量是计算森林碳汇能力的核心数据。作为森林碳汇监测的“专业星”,碳星配置了多波束激光雷达、多角度多光谱相机、超光谱探测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等4种载荷支持获取以上数据。 |
“双碳”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高度关注的科学和政治问题,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常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以大量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推手。当前,诸多因素又给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带来了众多不确定性和新挑战。”6月26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高端论坛开幕式上,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深思。 |
助力“双碳”战略 探索林草碳汇新路径 6月26—27日,森林生态价值实现与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围绕“林草碳汇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主题,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林草科技绿色低碳技术突破、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以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林业智慧。 |
陈清泉:氢能和四网四流融合推进双碳目标 我国提出,争取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发展氢能产业是重中之重。其中,绿氢的发展尤为重要。我们要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 |
全球碳盘点,卫星来帮忙 精准的全球碳盘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先决条件。那么,当前卫星遥感技术对全球碳盘点任务具备哪些支撑能力?中国开展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监测的重点任务是什么?我们将如何建设中国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体系? |
“世界第三极”能为实现“双碳”目标做些什么? 中国的“双碳”目标对全球而言意味着什么?作为“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抑制气候变暖有何特殊作用,能够为“双碳”实践提供哪些有益参考?记者近日专访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孙发平,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 |
“双碳”目标下的刚需技术咋成了无人买单的“香饽饽” 刚回国那会儿,贾传坤的研究成果并不特别被产业应用方“待见”。但现在,他的成果成了“香饽饽”,谁都想来“咬”一口,但仿佛谁都“咬”不动,或者说没实力“咬”下第一口。为什么?大规模储能技术虽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刚需”,但仍无法规避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道路上的“成长的烦恼”。 |
精准支撑双碳目标 揭秘首颗激光二氧化碳探测卫星 卫星除搭载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及宽幅成像光谱仪等被动探测载荷之外,还在国际上首次搭载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这一主动探测载荷,可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全天时、高精度探测,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
科学家提出城市尺度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新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明星团队在国际期刊《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提出了结合能源消费情况、遥感数据和城市属性特征等的城市尺度碳排放核算技术方法及初步核算结果。 |
“双碳”目标下如何确保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 业内专家这样说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盲目地、一刀切式地摒弃煤电并非正确之举,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与灵活调节作用,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中科院大气所团队: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存在巨大碳汇 “碳中和”“固碳端”的主要贡献者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刘毅研究团队最新研究通过增加不同数据处理方式的敏感性试验,得出结论均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存在巨大碳汇。 |
周卫健代表:固废“吃干榨净”助力双碳“大考” “事实上,矿业固废中氧、硅、铝、铁、钙、钠、钾等主量元素占比高达90%以上,解决主量元素分离提取利用,就相当于90%以上的固废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健院士说,固废全量资源化治理方法是把固废作为原料,最终实现零排放。 |
李灿委员:太阳能光热发电与液态阳光甲醇助力“双碳”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提出了《支持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实现光伏风电大规模稳定上网》《通过液态阳光甲醇,规模化转化消纳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两个提案,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实现规模化储电,缓减我国液体燃料短缺的能源安全问题,最终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
韩布兴:推进双碳目标,化学不能缺位 在中科院院士、化学所研究员韩布兴看来,科技发展支撑双碳目标中,化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一些化学化工产业本身污染和浪费问题严重,亟需开发新技术;另一方面,绿色化学可以发展新的路线和技术,通过新的产业链的设计,从源头上消除污染,防患于未然。他呼吁更多青年科学家和年轻学子投入到相关研究中,推动这一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 |
刘中民委员:在典型区域优先开展双碳综合示范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看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很大差别。我国整体上实现“双碳”目标,应建立在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选择典型区域根据其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结合“双碳”技术创新,制定低碳化发展技术路线并先期开展综合示范,不仅是地区高质量低碳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 |
技术进步主导、完善市场机制是“双碳”工作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樊杰指出,我国当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难点、也是工作重点,一方面,是如何提升技术进步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贡献度。另一方面,是如何启动、合理运行、并不断增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市场机制。 |
加强煤炭行业“双碳”技术研究及甲烷全浓度利用 推进煤炭行业“双碳”工作,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提出建议:其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其二,加强煤炭行业“双碳”技术研究。其三,推动甲烷全浓度利用。 |
王焰新委员: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 “高校是教育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援引了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双碳”课题组测算数据——2017年中国教育领域的碳排放高达2.46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5%。“教育领域碳减排任重道远。要大力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他说。 |
专家解码中国水电:将对全球减排发挥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许唯临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水电的不断发展不仅有助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还将对全球减排发挥重要作用。 |
二氧化碳合成汽油新技术助力“双碳” 3月4日,“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示范装置”在上海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专家指出,二氧化碳加氢转化制液体燃料和化学品,不仅可实现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还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储运,同时也为解决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实现“双碳”目标等提供新策略。 |
科研人员揭示我国煤电产业链碳足迹空间转移机制 记者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田亚峻带领的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取得最新成果,团队采用最新提出的GIS-LCA方法,以我国煤电产业链为对象,构建了以中国行政省区为空间节点、电煤和煤电为基础流的多流多节点模型,准确识别了碳足迹的空间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