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刁雯蕙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19
选择字号:
让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面对面”
这个“超市”企业代表和科研人员都爱逛

 

参观者体验“成果超市”。深圳先进院供图

■本报记者 刁雯蕙

“扫一扫”多巴胺色调的卡片就能在现场交互屏幕上看到技术成果的详细图文;“采购”一番后,参观者还能用颜色亮丽的购物绳穿起卡片带回家。这并非是某个文创市集,而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新建立的“成果超市”。

近日,深圳先进院联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举办新年首场科技成果对接活动,30余家企业代表走进“成果超市”。据介绍,这是深圳首家集“科技、产业、人才”于一体的科技成果“新商超”。“成果超市”试运营仅一周,便已促成签约金额580万元。

科技成果“上货架”

“成果超市”里有什么?

走进“成果超市”,记者看到种类多样、设计新颖的“科学发现”“技术成果”“科研人才”卡片,涉及医学成像设备与科学仪器、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集成电路材料与封装、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等多个方向。

“这种创新形式让成果‘触手可及’。”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用超市内的感应装置扫描卡片上的条形码,技术创新点、应用场景、产业合作及完成人信息等立刻在大屏幕上呈现。“成果超市”实现了科技成果“上货架”、育才成果“上秀台”,从而促进科学研究、技术成果与社会各界多元交互和深入对接。

深圳先进院自2006年建院以来,已累计承担各类经费超250亿元,发表论文超2万篇;申请专利1.6万件,其中PCT专利3000余件,授权专利6000余件;与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团队260个,合作金额超17亿元。如今,这些丰富的成果都汇聚在这个“成果超市”里。

活动现场,深圳先进院研究员杨之乐与企业展开交流与探讨,双方在现有产品系列上,利用AI技术形成了一些快速赋能的新产品形态和想法。

“无论是正向研发的基础研究技术成果,还是需求导向并已转化的产业化成果,都可以通过‘成果超市’向各类需求方及合作伙伴展示,促成全新的成果转化需求。把老师们的成果放在柜子里,以超市的形式展示,有效拉近了成果与市场的距离。”杨之乐说。

“‘成果超市’实质上是在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间搭建的一座便捷、触手可及的成果转化桥梁,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加速器。”深圳先进院院务委员、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吴新宇介绍,“成果超市”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优化对接流程,打造更加开放、高效、包容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通过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不断向社会各界输送科研成果和人才,努力打造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的良好机制。

试运营首周签约金额580万元

活动签约现场,深圳先进院与诸多企业达成多项合作,将围绕AI多模态在特种光纤光缆及光纤传感、多模态中医诊断大模型研究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此外,深圳先进院还与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覆盖技术开发、场景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

据了解,“成果超市”试运营首周,成果签约金额已达580万元。

深圳瑞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天与深圳先进院签署合作备忘录的企业之一。“我们在‘成果超市’里看到很多合作机会。”该公司总裁黄新华在接受采访时说,传统(建筑)行业与科研成果的跨界结合,将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企业在智能化检测技术、建筑智能化与数字化管理等领域开辟新应用场景和业务的空间。

“‘成果超市’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展示成果的窗口,也为企业提供了对接前沿技术的机会,进一步加速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进程。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为企业赋能,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深圳先进院院企合作与创新发展处处长毕亚雷表示。

活动现场,深圳先进院发布了可支持实时高效交互的天机星大模型。该模型集成大语言模型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和数据库的结构化信息优势,可在提升企业用户交互体验、优化信息检索的精准性和实用性、促进企业知识管理的系统化和智能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关键支撑。

为成果转化搭建全新对接场景

对于如何实现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深圳先进院院长刘陈立表示,一是携手龙头企业,构建垂直融通创新体系,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布局创新链,建立需求导向技术供给体系,形成高效技术供给;三是探索科研新范式,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培育未来产业。

“成果超市”正是为成果转化搭建的全新对接场景,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在这里有了更多“面对面”的机会。企业可以像逛超市一样,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科技成果;通过对接和沟通,科研人员也能更直观地了解市场需求,提高科学研究的市场适应性。

“在深圳这个创新之城,我们可以和科研院所共建专业性技术平台,真正实现‘手拉手’开发和‘订单式’研发,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全线贯通。”深圳八方地动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副总裁于淼说。

据了解,后续“成果超市”将着力打通科技制高点到成果转化融合点的“两点一线”路径,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融会贯通的全链条,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动能。

《中国科学报》 (2025-02-19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发现可延缓帕金森病的原始创新靶点 科学家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
自2000年以来,全球冰川缩小了5%以上 “天关”卫星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