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思玮)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一场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正在进行。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教授的主持下,来自该院的13位知名专家对一名8岁患儿的病情展开缜密讨论。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会诊多了一位“神秘医生”——人工智能(AI)儿科医生。
记者从北京儿童医院获悉,这是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有望辅助疑难罕见病诊疗,为儿科医疗服务带来新变革。
据了解,患儿出现抽动症状已经持续了3周,并且在两周前发现了颅底肿物,病因复杂,先后就诊于天津、北京的多家医院,收到的诊疗结果并不一致,于是家长带孩子来到北京儿童医院进一步诊治。
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们详细查阅了外院的就诊记录,询问了病史,经过认真讨论后,认为患儿的颅底肿物可能为皮样囊肿或肿瘤,需要进一步进行局部磁共振评估,但该肿物本身与抽动症状无直接关联,建议尽快完善增强磁共振检查。
与此同时,AI儿科医生也在紧张地“工作”。工程师将患者的主诉和病历资料输入模型后,AI儿科医生给出了与专家组会诊结果高度吻合的建议。
倪鑫表示,此次推出的AI儿科医生,是北京儿童医院正在研发的儿童健康大模型系列产品之一,是一款专家型AI儿科医生,担任专家的临床科研助理,帮助医生快速获取最新科研成果和权威指南,辅助医生进行疑难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决策效率。近期,该院还将陆续推出家庭型AI儿科医生和社区型AI儿科医生,满足家庭保健需求,提升基层儿科服务能力。
《中国科学报》 (2025-02-19 第3版 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