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19
选择字号:
“拉索”新发现:中老年脉冲星的“尾巴”不一般

 

本报讯(记者倪思洁)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又出新成果。科研人员发现,中老年脉冲星产生的风云尾部很可能是一类可以将粒子加速到超高能量的“拍电子伏特宇宙线加速器”。日前,该成果发表于《创新》。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以高显著性探测到一颗中年脉冲星——脉冲星PSR J1740+1000的风云尾部区域的超高能伽马射线辐射。这是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探测到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的伽马射线辐射,对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的粒子输运机制提出了挑战,预示着尾部区域存在强劲的粒子加速过程。

按照以往的理论推断,脉冲星步入中老年阶段后,自转能会显著降低,在其产生的风云中,高能粒子的数量和最高能量随之降低,而它曾经加速出的粒子会弥漫在周围,形成尺度达上百光年的伽马射线晕。同时,有部分脉冲星还会离开超新星遗迹,直接和星际介质相互作用,形成类似彗星状的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

此次,“拉索”观测的脉冲星PSR J1740+1000正是一颗中年脉冲星。它距离地球4500光年,特征年龄11万年。在X射线波段,人们清楚观测到这颗脉冲星的彗星状风云,但与其他中老年脉冲星被观测的情况一样,它的伽马射线辐射未曾被观测过。

科研人员基于“拉索”1200天以上的观测数据,在远离该脉冲星约16光年处,发现了一个点状超高能伽马射线源,其显著性达到17倍标准偏差。他们将它称为“拉索源”。

从对“拉索源”的测量结果中,科研人员排除了理论预期中的大尺度伽马射线晕的存在。他们发现,可能受该脉冲星周围环境影响,并非所有的中老年脉冲星都会像理论预期那般,形成可观测的伽马射线晕。同时,经过仔细排查,科研人员还发现,“拉索源”附近并不存在其他已知的天体可加速的高能粒子,而十分巧合的是,“拉索源”恰好处于脉冲星PSR J1740+1000的弓形激波风云尾部的延长线上。

“这揭示了弓形激波脉冲星风云尾部区域可以产生超高伽马射线辐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战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5.100802

《中国科学报》 (2025-02-1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发现可延缓帕金森病的原始创新靶点 科学家发现中等质量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
自2000年以来,全球冰川缩小了5%以上 “天关”卫星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