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宇彤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8-26
选择字号:
黑土地上怒放的百合

 

孙红梅(左三)及团队。受访者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赵宇彤

从北京出发,沿着京沈高铁一路向北,进入东北的第一站,就是辽宁省凌源市,这里也被称作“中国百合第一县”。

谈及鲜花,很多人都会率先想到云南,但鲜有人知,在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上,一朵朵百合花恣意生长、迎风怒放。全国每10枝百合鲜切花,就有3枝出自辽宁凌源。

结缘黑土地

说起凌源百合,有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著名园艺学家、近代花卉园艺学奠基人章守玉。

1952年,随着全国院系调整,复旦大学农学院北迁沈阳,与原东北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组建为沈阳农学院(现为沈阳农业大学)。

章守玉也是北上队伍的一员,他将从上海带来的各种花卉栽培在沈阳,经过系统观察,发现沈阳地区夏季光照充足、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唐菖蒲的生长发育,于是率先建立了唐菖蒲研发中心,围绕唐菖蒲的栽培、育种展开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起,章守玉在沈阳广泛搜集唐菖蒲的品种类型,通过田间选择自然变异、人工杂交等方法,耗时10余年,培育出5000余个杂交后代,选育出数百个优良单株,为东北地区发展唐菖蒲栽培打下了重要基础。

20世纪80年代,凌源市一个林场工人偶然得知,广东地区对唐菖蒲的需求量很大,他当即开始种植唐菖蒲种球。他惊喜地发现,当地种植唐菖蒲不仅成本低、亩产高,还能卖鲜切花,且鲜花的价格比种球高得多,这引领了当地的种花热潮。

“唐菖蒲和百合都是球根类植物,在种植方面有一些共通点。”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孙红梅告诉《中国科学报》,20世纪90年代,百合花逐渐走进凌源市花农们的视野,基于丰富的唐菖蒲栽培经验,凌源市的百合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凌源百合的“成功秘籍”

如何让娇贵的百合花在黑土地上大放光彩?从自然条件到科技赋能,凌源市总结了一套“成功秘籍”。

凌源市地处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属于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通透性好。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凌源百合的一流品质。

此外,对“靠天吃饭”的百合产业来说,适宜的生长环境可谓关键。“2005年,一场大雪突如其来,我早晨去花棚一看,整个花棚都塌了,所有花全被压坏了,对我们个体户来说,损失不可估量。”回想起那年极端天气的冲击,该市一处百合花大棚负责人孔庆国至今心有余悸。

针对这类问题,近年来凌源市气象局推出一系列百合生产全产业链气象服务。一方面,在百合种球栽培环节,凌源市气象局根据实时收集的气象信息,为广大花农提供即时预警,以及各生长期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并联合蔬菜花卉中心及时发布病虫害预报和防御信息;另一方面,凌源市气象局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在百合博览园中安装小气候站,不间断采集不同百合生长期的气象资料。

“气象局还每天免费发布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花卉成交价等信息。”凌源蔬菜花卉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司海静告诉记者,“百合种植对温湿度的要求很高。以温度为例,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左右,单纯依靠自然环境无法实现。当天气预报通知即将出现高温、低温或连阴寡照天气时,花农可及时借助环境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设备,对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并利用遮阳、喷淋、风机、补光灯、热风炉等设施实现精准调控,为百合创造稳定适宜的生长条件。”

此外,凌源市还采用了智能化灌溉和施肥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和养分检测仪实时监测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状况,实现百合生长过程中水分和养分的精准供给和管理。

“10年前,今天有没有雨、什么时候下、雨有多大,谁都说不清楚,现在提前两三个小时就能收到预警,而且特别精准,我们也能早做准备,今年的连续强降雨几乎没造成损失。”掂着沉甸甸的花骨朵,孔庆国笑容满面。

致力实现百合种球国产化

“我是土生土长的凌源人,在沈阳农业大学念书时,就有不少花农来咨询百合花栽培过程中的问题。”孙红梅告诉记者,后来,她将研究重心放在了百合种球的培育技术上。

“绝大多数的百合是无性繁殖,种球培育至关重要。但在2000年左右,我国百合种球100%依赖国外进口,绝大多数产自荷兰,每年进口的百合种球数量约2亿颗。一颗种球价格约四五元,一些好的品种能达到十几元,所以切花栽培成本非常高。”孙红梅说,百合种球进口还要“看人脸色”,进口哪些品种、什么时间供应,都受制于出口国。因此,百合种球国产化攻关势在必行。

“为实现百合种球国产化,我们在原原种培育、扩繁和开花种球培育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孙红梅告诉《中国科学报》。脱毒原始材料生产是百合种球繁育的关键一步,但传统组培方式生长周期长、繁殖系数低。孙红梅团队创造性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发明了百合高效离体再生技术,让原原种培育的效率提高数百倍,成苗系数达到传统组培方式的500至600倍。

此外,孙红梅团队还致力于创造“定制化”新品种。“分子育种的基础是建立稳定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但这非常难,因为不同种类的百合基因型差异非常大。我们团队花了10年时间不断尝试,才在国际上率先建立起百合的稳定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效率达到12%至14%。”孙红梅向记者介绍,基于高效遗传转化的分子育种技术平台为我国百合的定向育种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孙红梅看来,目前百合生产中仍存在“轻栽培”的现象,如何绿色、环保、高效实现标准化种植、机械化采收,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中国科学报》 (2024-08-26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