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在别处:成瘾人类学和药物依赖下的青少年》,[美]托德·迈耶斯著,姚雨萌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定价:55元
■夏绪
随着人们在医学和生物学的领域对于成瘾现象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酒精、药物滥用、吸毒等成瘾现象开始被认知成为是一种精神疾病,并针对其开展了大量药物疗法与介入干预等治疗方法的研究。同时,学者对成瘾现象广泛且持续存在的社会和经济条件有了更多认识。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使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的药物疗法得以开发,“成瘾者”们的身份由单纯的“被污名者”转为疾病“患者”,关于成瘾现象及其治疗、康复的经验依旧存在许多未知数。特别是当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出院后,他们面临的不仅是在社会上患者身份的弱化,还有将要如何回归并适应外部世界的难题。
原版出版于2013年的《诊所在别处:成瘾人类学和药物依赖下的青少年》就是一本以此为背景,从医学人类学的角度运用民族志的方法试图解密的学术著作。
作者托德·迈耶斯通过对药物滥用的青少年进行长期追踪,探讨了这些对药物上瘾的年轻人离开诊所及其他治疗机构之后何去何从。
本书中,作者并非单纯聚焦于瘾君子或者患者的诞生与治愈,也不是讲述这些青少年背后的悲惨故事。正如作者在“导言”中所说,他长期追随这些青少年,了解他们的过去,旁观他们在诊所和少管所中进进出出,回到家庭和社区后又因为复吸再次回到治疗中心。这个过程让作者开始思考什么是“治疗”的意义。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面临两个问题——机构中“治疗”的结束如何(抑或实际上并没有)引出诊所外“治疗”的开始,以及成功与失败的边界为何会随着青少年离开诊所而变得模糊不清。
由此,作者试图在书中构建一个比较清晰的解答脉络。在第一章中,作者通过描述他在治疗药物依赖的临床现场中与医生、社工的周旋,结合政府与大众围绕丁丙诺啡投入临床的争论,重述了他的疑问,“药物提供了康复的希望,但药物能带来完全康复吗?”
从第二章开始,作者从机构、公众与患者三个角度切入,剖析了这些青少年在不同场景下作为病人与作为主体之间的矛盾。剖析的结果在第五章中被引回到理论上的反思,从而得到治疗成功与失败间的标准,及其与实际情况的适配程度。
本书并没有就此结束,在第六章和结论中,作者提出了方法论和学科的局限性,并用“持续”来形容治疗的过程对青少年未来的侵蚀,有的甚至因此结束了人生。
如果仅凭借作者充满野心的研究和书中所描述的各位追访对象的故事,就断定这本书是一本充满趣味性与可读性的“基础纪实类读物”的话,似乎非常牵强。因为这本书不是一本科普读物,亦不是一本纪实类作品。它是一本端正的学术著作。因此需要明确它作为一本学术专著的脆弱性。
作者在各个章节中穿插了他与追踪对象的交谈内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为读者刻画出医生、社工、机构中有过药物滥用经历的工作人员、其他家庭成员与成瘾青少年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发生的冲突,以及不同立场的人对于这些青少年的评价。
例如,在第二章中,他详细描述了一场发生在机构的工作人员和一个年轻女孩之间围绕权威的纠纷;第四章中详细描述了青少年对机构本身和机构中其他同类言语上的不屑与依赖的情感交织。
然而,这些叙述并没有解决几个根本问题。
首先,尽管药物滥用的青少年具有特殊性,但值得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追踪吗?即使统计数据表明药物滥用和吸毒的青少年呈逐年增长趋势,作者依旧没有在背景上明确药物滥用的年轻人反映出来的生活状态,以及这种发生在青少年中的成瘾危机会带来什么。或许作者在对于各个访谈对象的叙述中穿插了些许内容,但依旧很难凭借零碎的故事得到一个相对明晰的答案。
其次,也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前文中提到近年公众与社会对于“成瘾”现象逐渐具备超出临床医疗的认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众对于“瘾”的理解依旧停留在片面。即使在临床上对于“成瘾”有着明确的测量标准和程度区分,但在社会意义上“成瘾”依旧是一个可以被自由解释的词语,这就导致了这个模糊的概念难以被作者用简单的个人故事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
作者试图从多方面展示自己如何在田野调查中得到了信息,这些信息又如何进一步引发了思考,但书名“诊所在别处”并没有在逐步分析中得到一个具体的结果,反而更倾向于没有答案。他交出的答卷是在最后时刻,也就是田野调查的结束——第六章与终章中完成的。
作者表示,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诊所不是在临床、公众中,而是存在于成瘾药物和成瘾本身。
(作者系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博士)
《中国科学报》 (2024-08-22 第3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