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24-10-18
选择字号:
“消失”近百年的毛柄木樨回来了


毛柄木樨花。宁祖林/摄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以下简称华南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宁祖林团队与合作者,基于形态和分子证据验证了“消失”近百年的极危植物——毛柄木樨的重新发现,同时对其种群和群落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揭示了毛柄木樨种群动态和濒危原因。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生物多样性(英文刊)》。

桂花是对木樨科木樨属植物的统称。尽管桂花的栽培品种数量庞大,但木樨属植物的引种保育现状并不理想。目前,仅有10余种木樨属植物被引种栽培,大量的种类存在保育空缺,甚至有的物种长期在野外没有被监测到,其中毛柄木樨就已经“消失”了长达91年之久。

据记载,岭南大学学者曾怀德于1932年在广东省大埔县铜鼓山首次采集到一种木樨属植物标本。近百年来,再无其踪迹报道。

2023年2月,宁祖林带领华南植物园引种保育团队前往毛柄木樨模式产地进行考察,最终寻找到与模式标本叶形极为相似的植株。

为确认调查发现的木樨属物种就是1932年曾怀德所采集的毛柄木樨,宁祖林团队进行了形态特征鉴定和分子鉴定。他们从保存在英国邱园标本馆近百年的等模式标本叶片材料上提取到DNA样品,经比对,成功确认其为珍稀植物毛柄木樨。至此,“消失”近百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毛柄木樨真身得到确认。

毛柄木樨野外种群个体数仅11株。在初步将其鉴定为毛柄木樨后,宁祖林团队采集了部分枝条带回植物园进行扦插繁殖实验,将毛柄木樨野外种群基因克隆复制保存于华南植物园。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02/bod2.12018

《中国科学报》 (2024-10-1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碳的复杂形式 一颗超新星可能清理了我们的太阳系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获突破 越多越爱,人类80万年前就有这个基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