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22-7-13
选择字号:
周海:忙而不乱的青春

2016年底,周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倪思洁

天已经大亮,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中关村园区附近,小胡同里的早餐铺又飘出包子的香味。

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到周海办公室里凌乱的行军床上。行军床的一旁,周海和同事们趴在办公桌上,脸几乎埋进了电脑里。他们的眼睛和手上的鼠标配合着,扫过屏幕上一行又一行代码……

这是2019年的一个清晨。年轻的航天型号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在忙乱中煎熬了三天三夜。

今年,周海入选“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他感谢那些忙乱和煎熬,正是那段经历,让如今的他忙而不乱。

煎熬

2019年时,周海32岁,已在空间中心工作10年。

在他们研制的星上信息处理载荷即将交付验收前的两天,周海突然发现,数据似乎有一点不对劲。

周海设计研制的是星上信息处理载荷。随着卫星探测器灵敏度越来越高,卫星下传的数据量也开始激增,面向未来卫星发展需求,他们开始设计和研制一种新载荷,目的是在数据传回地面前,在卫星上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压缩,提升传输效率。

研制这种星上处理载荷的难点在于,需要在卫星有限资源约束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规模探测数据的复杂计算,同时还要重点考虑空间辐照效应对处理可靠性的影响。

出了问题就要找出原因并想办法解决。他们用了大约一天一夜,排除了硬件问题,并将问题锁定在软件代码上。

过去10年里,周海写过近50万行代码,但要从20万行代码里找出一个小漏洞,还是没那么容易。翻历史数据,核每条代码……又过了两天两夜,漏洞依然不见踪影。

再过一晚就要验收交付了,绝不能带着任何一个疑点上天,电脑上不断更新的时间默默地催促着周海。

反复调试后,一行看起来不太“顺眼”的代码出现在屏幕上,周海把鼠标光斑停在那一行。“这里是不是有问题?”

轻声的自语,像闪电一样划破了办公室低沉了一夜的气氛。同事们围上去,盯着鼠标光斑位置。“没错,是这里!”一位同事长叹一口气,四仰八叉地躺到行军床上。“总算把它揪出来了!”

那时,周海有一种游戏通关般的快感。他一边准备修改代码、更新软件,一边给大家鼓劲:“再坚持半天,做完验收准备,晚上一起出去吃顿好的!”

第二天,载荷交付验收顺利,产品质量完美。但周海和同事们却没有出去庆祝。比起吃,他们更需要睡觉。

队友

周海喜欢吃。压力大的时候,他有两种放松的方式,一是打球,二是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打什么无所谓,出汗就行;火锅、烤串、炒菜,吃什么无所谓,好吃就行。

他所在的团队里,大家似乎习惯了整天待在一起。一起吃完晚饭后,他们会一起打球,打完球再回到办公室讨论问题或者各自写代码。每年,空间中心都会组织羽毛球赛,他们团队比分总是垫底,但每年他们还是乐呵呵地去“被虐”。

周海喜欢他所在的团队。2010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时,周海已经拿到了一家外企的Offer,但和空间中心的科研人员聊了一次之后,对浩瀚宇宙的向往,让他决定要来空间中心。

小时候他和很多孩子一样,梦想当宇航员。初中时,父母告诉他要做阑尾炎手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完了,上不了天了。”

周海在一个很民主的家庭里长大,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母亲在歌舞团里教小提琴。小时候,周海学过小提琴,但长大后就很少再拉。母亲从没责备过他,因为在这个家庭里,兴趣是所有人前进的动力。

实验室里轻松而不失严谨的科研氛围,让他乐在其中。有时,忙完一天,准备回家时他才意识到:“哦,11点了啊!”

平衡点

2011年,周海深度参与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航天型号任务——我国某科学探测系列卫星首台星上信息处理载荷的设计研制工作。

2016年底,跟着参与设计的载荷一起,周海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火箭升空的那一夜,周海经历了人生中一次难忘的失眠,自己负责的载荷第一次上天,上去之后会发生什么,谁也不能保证。

按计划,载荷要在卫星入轨后的第七天才开机。七天过后,载荷开机,看到正常下传的数据,周海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这次任务的成功让团队认识到,工作再难再复杂,总是能够通过坚持和努力做到之前所期待的样子。对于这个初来乍到、力争实现星上智能处理载荷“从0到1”突破的年轻团队来说,这次成功可谓是一针强心剂。

周海回忆这段经历时说,“看到数据正常,当时确实有一股强烈的成就感。在基地测试的时候,也产生了一种使命感,好像命运安排我们来做这件事,就是要把它顺利地送上天去。以前总听人说航天人的使命感,这回是真的亲身感受到了。”

第一个载荷研制成功后,用户单位又提出了新的需求,从2016年到2020年,周海参与了4个星上智能信息处理方向的载荷研制项目。2019年,周海不眠不休的那三天三夜,就发生在其中一个载荷验收之前。

人生中的诸多第一次,让周海慢慢适应了与学校实验室里完全不同的工作节奏。那些年,走过的弯路、改过的代码、熬过的夜,也让他和他负责研制的载荷一起成长起来。现在,周海和团队主攻的星上智能信息处理载荷研制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

“创新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我们又要确保它的可靠性,这就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周海告诉《中国科学报》。

周海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经历一次次紧张、慌乱,年轻的他已经修炼出遇事不慌、沉稳冷静的心态。

随着送上天的载荷越来越多,团队的名气在行业里越来越响,活儿也多了起来。如今,作为空间中心副研究员的周海,手上同时进行着6项在研任务、2项预研任务。

“预研项目是我们的生命线,它会让我们的载荷更加智能。”周海说。

今年,被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后,周海感慨:“我们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青年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航天报国,科技强国。”

“那如果未来你有孩子了,你会让他像你一样,做经常要加班的航天工作吗?”

听到这个问题,周海浓黑的眉毛下面,眼睛笑成了两道弯:“那要看他的兴趣。事业与兴趣结合,才能乐在其中。”

《中国科学报》 (2022-07-1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