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22-10-28
选择字号:
地震工程学“小兵”胡聿贤

胡聿贤与妻子戴月棣。刘爱文供图

■本报记者 冯丽妃

“你回去要当将军了。”1955年,胡聿贤归国登船前,美国官员用略带讽刺的口吻说。

“不,我回去只是当一名小兵。”他坚定地回答。

随后,胡聿贤和妻子戴月棣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踏上归国的邮轮。同一艘邮轮上,还有钱学森、师昌绪等十多位赴美留学学者。

胡聿贤作为主要奠基人之一开创了中国地震工程学,他在我国首先开展地震力统计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南京长江大桥、三峡大坝、首批核电站建设等重大工程的抗震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我国抗震规范提供了大量依据。

在86岁高龄时,他主动请缨去汶川地震现场。他说:“你们不要担心我的身体,如果不让我去现场,我的科研生命就要结束了。”

今年10月,“小兵”胡聿贤100岁了,他的许多观点对于中国今天的抗震研究与实践仍有指导意义。

执着的“小兵”

1922年10月,胡聿贤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门第。作为兄弟六人中最小的一个,他幼时颇受父母宠爱,十分调皮。

据胡聿贤讲述,念初一时,他有一次上课玩蛐蛐,被老师用教鞭打了手心。不过,随后一年,眼见国情动荡,少年逐渐用起功来。

1940年,胡聿贤考入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先修班,一年后选读该校土木工程专业。1944年,胡聿贤穿越日军封锁线,从南京辗转来到重庆,于1946年在国立交通大学完成大学学业。

大学毕业后,胡聿贤来到武汉大学担任土木工程系助教。出于对知识的渴望,1948年8月,他远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系深造。1952年,30岁的胡聿贤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到纽约一家桥梁工程公司担任设计工程师。

丰厚的收入和三口之家的和美日子,挡不住胡聿贤归心似箭。在家人一封封来信中,他感受到了百废待兴却又充满活力的新中国对人才的渴求,便毅然携妻带子踏上归程。

回国后,胡聿贤和妻子被分配到清华大学。尚未报到时,时任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现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刘恢先专程来京,邀请二人去该所工作。胡聿贤没有留恋一流高校的名声,与妻子冒着严寒前往哈尔滨,一去就是30年。

一开始,他做的是结构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1960年,因机构调整,胡聿贤所在研究室被转入地震工程研究领域。此后半个世纪,他长期致力于这一领域,成为我国地震工程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率先领导研究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和震害的影响问题,主要成果广泛应用于中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在地震学圈子里,胡聿贤对科研的执着是出了名的。他和刘恢先有着30多年的合作与友谊,但当两人在学术上遇到分歧时,胡聿贤绝不会向这位前辈妥协。他们围绕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是否保留地震烈度这一问题的争论持续了很久。刘恢先对胡聿贤的性格和才能颇为赞赏。

胡聿贤在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一路成长为研究员、所长。1986年,他被调回北京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还是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但每有破坏性地震发生,他总会冲在第一线;喜欢和年轻人打成一片,讨论问题;在外开会出差时也会和他人共用一个房间,始终保持着一名“小兵”的本色。

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胡聿贤眼里,地震现场就是研究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和地震动影响的“天然实验室”。

从1962年广东河源6.1级地震开始,我国境内几乎所有破坏性地震现场都留有他的足迹。20世纪60年代,他们根据地震现场的震害经验,提出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应该用不同的反应谱法,纠正了当时苏联流行的调整地震烈度的方法,并应用于我国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领先一些发达国家十余年。

1970年1月云南通海7.7级地震发生后,年近半百的胡聿贤和年轻人坚持在震区工作一年多,走遍当地6个县1390个村寨,调查线路长达上万公里。调查中惊险事故时有发生。据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平善回忆,有一次,胡聿贤乘坐的汽车从石屏落水洞返回时遇到暴雨,道路被冲毁,汽车直冲山下,差点翻入50多米深的峡谷。

艰苦的跋涉也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取得了累累硕果。

此次调查中,他们首次提出了震害指数,用来度量场地条件对建筑物灾害的影响;首次证明了基岩场地有地震动幅值小、持续时间短和灾害轻的特点,研究了局部弧突地形,尤其是土质山包、山梁、山嘴有加重灾害的特点;首次发现地基受震后形成的“液化”等低速层在一定条件下对地震波的传播有衰减作用;特别是首次将断裂分为发震和非发震断裂,又对非发震断层提出了不必提高设计地震烈度的新观点,并将其纳入1974年以来我国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被誉为“解放了一批断层”,具有重要价值。

这些发现对地震区的土地利用与开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许多被列为抗震设计规范。中美建交以后,胡聿贤在美国地震工程代表团首次来华学术交流会上介绍了他在通海地震中的发现,引起极大反响。这些成果在以后的海城、唐山等大地震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胡聿贤致力于将地震发生的时空不均匀性和确定性地震预报方法与国际通用的地震危险性概率方法相结合,用于我国新的地震区划图。他还将研究领域扩展到震害预测与城市减灾工作,强调采用系统工程原理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基于对城市在地震中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的科学估计,为震后恢复提出对策。他多次参与我国各种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主编了我国第一个核电厂抗震规范(国家标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胡聿贤一直强调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他先后参与广东河源新丰江大坝抗震加固方案论证、三峡大坝温度应力场初步分析、四川南部钢铁基地选址和工程抗震研究,以及渤海油田3个场地的地震动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参数确定等重大工程项目,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地震灾害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

胡聿贤说,地震工程学主要是如何确保工程,特别是重大工程的抗震安全。在他看来,就像地震预报一样,科学的不确定性是一个长久问题,科学研究也是在不确定性上的长久坚持。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面对不确定性的那份自信和确定性。

“一缕阳光”照心田

在半个世纪的研究工作中,胡聿贤不断推动我国工程地震学的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相关领域人才。

“地震学与工程应用之间距离不小,相互了解不够。”他认为,“只有地震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和工程抗震学家以及工程师相互了解、共同研究,地震工程学才能更好发展。”

胡聿贤主动与地质学家和地震学家合作。1984年起,他同时担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使工程地震和结构抗震两个学科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他的倡导下,经过多方努力,1993年,国家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中心成立,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平台。他还致力于把工程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编写了《地震工程学》教材,为学科人才培养指引方向。

“他特别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不愿独居一个办公室。他说跟大家在一起,自己也变得年轻、充满活力,工作交流也方便。”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爱文向《中国科学报》回忆,1997年他到该所读博士时,就直接被胡先生安排在自己座位后面。

胡聿贤认为,除讲课外,学术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他的办公室就是一个讨论场地,学生在那里讨论从土木建筑、结构工程到工程抗震、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计算机软件等学科的前沿进展。办公室里有一块小黑板,每次学术讨论时,大家围着它又写又画,不争个明白不罢休。正是这些讨论,使大家对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胡先生就像大地上的一缕阳光,用自己的力量照亮了地震工程后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振凯说。

胡聿贤经常说,第一是勤奋努力,天资不可求,聪明则来自学习,不能存侥幸心理;第二是坚持,选方向时要深思熟虑,选定后则要坚持;第三是虚心学习,兼听则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别人并非石,自己并非玉;第四是劳逸结合,适当休息。

他认为,要在科学上取得成果,与强健的体魄分不开。他曾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长跑、冲凉水澡。他还喜欢游泳,打网球、乒乓球、羽毛球,这使他年过八旬仍然能从事科研工作。

今年是胡聿贤与妻子戴月棣结婚70周年。他每天早上都会与99岁的妻子一起去公园锻炼一小时。“我们相依相伴,曾有过极不平凡的遭遇,有欢乐,也有痛苦和迷茫,但我们这一生没有虚度,是欢乐的,也是有意义的。”戴月棣曾如是说。

“努力去做,就足够了。这就是最有价值的人生态度。”胡聿贤说。这也是他科研与人生的真实写照。

《中国科学报》 (2022-10-28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