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慕欣瑶 来源: 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2021-10-13
选择字号:
创新为国需 倾心育桃李
——记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庆刚

王庆刚(中)及其团队成员在中试车间。中科院青岛能源所供图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慕欣瑶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部分新型材料、关键技术仍有缺失。为了早日补上这块短板,众多科研人员一直为此奋斗。

王庆刚便是其中的一员。

明确定位 创新再出发

2010年,王庆刚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中科院院士唐勇;博士毕业后,他前往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是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Benjamin List。两位导师不仅严格培养了他的科学素养,更使其拥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2015年,学成归来的他接到了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的橄榄枝,进入该所独立组建研究组开展科研攻关工作。

与所有新建研究组的负责人一样,王庆刚遇到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研究组的方向定位是什么?

“国家的科技事业一定要自立自强,国家的需求就是中科院研究所的工作重心。”国内导师和领导的教诲时刻萦绕在他的耳边。

最终,经过反复调研讨论,王庆刚及其研究组明确了以橡胶弹性体材料为核心、交叉拓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的研究方向,立足青岛,服务山东和全国新材料产业发展。

目前,王庆刚研究组已经成功突破了枝化丁戊橡胶、氢化丁腈橡胶等多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关键技术,同时,核心技术申请发明专利多达70余项,授权16项。

攻坚克难 服务国家需求

在国家材料领域,许多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核心技术急需突破,而这些有影响力的重大成果产出通常需要多单位、多人才的协力创新。

王庆刚带领研究组针对我国高性能轮胎胎面橡胶的问题,组织带领多位骨干共同攻关,创制了抗湿滑性优异的枝化丁戊橡胶新材料,并迅速突破了合成关键技术。

实验室技术成果只有在生产企业用得上才能真正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为此,王庆刚主动寻求合作,最终与中石化巴陵石化合作完成了枝化丁戊橡胶百吨级中试关键技术研究,现在正在进行成套技术工艺包编制和万吨级产业化示范。

合作完成后,中石化巴陵石化的领导和首席科学家评价道:“很少见到像你们这样的研究团队,在工厂和普通工人一样默默苦干好几年,解决了那么多核心问题,却从来没有提经费等任何要求。你们这样的队伍,一定能干成大事,我们喜欢同你们这样的团队合作。”

枝化丁戊橡胶产品的稳定制备完成后,迫切需要轮胎生产企业的应用评价。王庆刚带领研究组积极同龙头企业协力创新,突破了枝化丁戊橡胶新材料在高性能轮胎胎面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和工艺,现在正在进行批量的轮胎制造和评测。

“对科研工作者而言,通过原创性、系统性、用得上、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就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想信念。”王庆刚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教书育人 授业解惑

受两位导师的影响,王庆刚认为,科学研究固然重要,但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作为一名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他和研究生同甘共苦做研究,在实践中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快速进步成长。

在研究组确定进行丙烯酸酯弹性体探索研究时,王庆刚与研究生朱广乾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交流。朱广乾与王庆刚目标一致,“不以发表文章为目的,即使最终探索失败,也要努力探索研究”。

他们一起讨论每一种方案细节,分析每一次现象数据,共同解决每一次碰到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日日夜夜,三嵌段丙烯酸酯弹性体的精准合成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与中石化签署合作技术研发协议。朱广乾也在研究实践中迅速成长、独当一面,现负责该技术产品从实验室走向万吨级生产线的工作。

眼前的成绩并未让王庆刚放慢前进的步伐。王庆刚说,他将和研究组向更高处迈进,一往无前。

《中国科学报》 (2021-10-13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