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洪蔚
在评价此次获得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奖的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彼得·雷文教授时,一位权威科学家将其表述为“他为推动中国植物学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雷文是一位国际知名的植物学家,他与中国植物界的交往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据介绍,他是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项目的外方发起者和主持者。早在1979年,雷文就首先提出了Flora of China这一项目。从1988年签署协议,1989年正式启动至今,他一直担任着Flora of China的外方主编,21年来在提出项目、组织编写和经费支持等方面起到关键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植物学家,雷文在植物进化和系统植物学方面作出了出色的贡献:提出了协同进化的概念;提出了物种居群之间的基因流范围不足以维持物种的统一性的学说,并得到证实;提出了传粉生物学领域物种之间的能量关系;开拓了板块运动及其对生物地理和植物进化影响的研究等。
作为全球植物多样性和保护研究的领袖人物,雷文对推进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保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使他拥有众多的国际荣誉与头衔:1977年,他就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并先后当选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巴西、智利、丹麦、格鲁吉亚、匈牙利、印度、意大利、墨西哥、新西兰、俄罗斯、瑞典、乌克兰和英国(皇家学会)等20个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及教宗科学院和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他从1971年起担任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至今。在任职的38年里,他使密苏里植物园成为世界级植物学研究、教育和园艺栽培中心,在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北美洲植物研究机构中独占鳌头。
雷文同时也是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George Engelmann荣誉植物学教授;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财务总监和美国研究与探索学会委员会主席;1994年至2000年任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委员。1999年他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Hero for the Planet”。
多年来,雷文论著等身,其中包括植物学国际畅销教材《植物生物学》,至2007年已经发行第七版;环境学排名第一的教科书——《环境》,目前正在发售第六版。他还获得过多项国际大奖,包括联合国环境项目颁发的国际环境领导奖章(1982)、日本天皇颁发的国际生物学奖(1986)、Volvo环境奖(1992)、泰勒环境成就奖(1994)、萨萨卡瓦环境奖(1995)、BBVA生态学与保护奖(2008)等。2001年,雷文获得美国科学成就最高奖——美国国家科学勋章。
雷文1936年生于上海,抗战爆发后随父母返回美国。与他长期交往的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对中国的情意。1978年,中美刚刚恢复交往后不久,当时身为美国植物学会主席的雷文,就派出了一个10人代表团访问中国的植物界;一年后,又由美方出资,支持了中国植物界代表团到美国回访,可以说,他主动发起了与中国生物学界的交往。
1988年雷文担任中国科学院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和海外学术顾问主任、植物标本馆名誉馆长,南京中山植物园、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实验室、武汉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名誉主任,并任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成都生物研究所名誉教授。
雷文在推动与组织编写、出版英文版《中国植物志》的工作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是中国科学院与美国密苏里植物园联合主持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在《中国植物志》的基础上,通过中、外植物分类学家的合作,对我国维管束植物的资料进行全面修订,包括305科逾3万种植物,并用英文出版,包括文字和图版共计50卷,2012年前全部出版完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部英文植物志。
Flora of China合作项目于2002年12月被批准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目前该项目已从国内获得经费900万元用于中方研究人员在国内的编研工作。美方投入经费不少于800万美元,用于中方学者在国外研究的一切费用,以及联合编委会会议费、出版费和外方合作者的费用。
尽管《中国植物志》的英文版是在中文版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修订,然而其意义远远不止于将中文翻译成英文。有关专家介绍说,《中国植物志》的大部分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基本完成,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留下了许多遗憾和不足。Flora of China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除了将80卷《中国植物志》译成英文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全面修订,以使之更加严谨、完美和科学。
在具体实施工程中,我国学者可以赴欧美一些大标本馆查阅模式标本,鉴定国外的大量中国标本,查阅经典文献;集中鉴定中国近年采集的标本;深入野外考察,对疑难类群的形态性状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分析;对类群进行分类修订,着重物种的划分和归并、学名的考订和规范等;译成英文;和国外学者共同修改文稿,并最终由中方作者定稿。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高等植物达3万余种,占全球的12%~15%,有很多重要的特有类群和活化石,因此外国学者对《中国植物志》一直高度重视。
目前该著作已成为国外有关图书馆的重要收藏,其国际影响将十分深远。该项目的开展也将为以后进行《中国动物志》和《中国孢子植物志》的英文版的编研提供一个成功范例。
该项目的国内参加者有150余人、外方合作者有140人;大部分国内参加人员有去国外短期工作的机会,因此这一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尤其是青年分类学家的学术水平,使他们与国外同行建立学术联系,对稳定和培养我国日益萎缩的植物分类学家队伍有重要意义,并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植物学走向世界。
《科学时报》 (2010-1-28 A1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