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陈发虎,与兰州大学教授张东菊、博士后夏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FridoWelker等研究发现,丹尼索瓦人曾靠屠杀和食用岩羊及其他动物存活下来。该研究揭示了丹尼索瓦人对恶劣和多变环境的适应力如何。相关研究7月3日发表于《自然》。
丹尼索瓦人是一类已灭绝的古人类,与尼安德特人亲缘关系很近,到更新世末期时已横跨了欧亚东部的大部分地区。研究者分析了从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白石崖溶洞出土的2500多个骨骼,丹尼索瓦人曾在这里生活过。
通过结合分子和视觉分析,他们确定了大部分骨骼来自岩羊(也称蓝羊,当今喜马拉雅常见的一种山羊),而其他碎片来自食肉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其中许多都有切割痕迹,说明它们曾经被加工作为食物,加工工具为骨骼制成,这些工具也在该洞穴中有发现。
重要的是,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一个丹尼索瓦人肋骨,距今约有48000至32000年。此前发现的丹尼索瓦人化石很少。
这些结果表明丹尼索瓦人曾在青藏高原一直生活到晚更新世,并在这里充分利用了他们能获得的动物资源。虽然海拔很高,但该洞穴所在的甘加盆地被认为给丹尼索瓦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栖息地,这些丹尼索瓦人在末次冰期-间冰期-冰期周期期间生活在该处。(来源:中国科学报 冯丽妃)
白石崖溶洞的发掘揭示了青藏高原上迄今未知的丹尼索瓦人的生活方式。图片来自:兰州大学张东菊组
从白石崖溶洞出土的许多骨骼,如这块斑鬣狗脊椎骨,都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如切割的痕迹。图片来自:兰州大学张东菊组
夏河2号,通过古蛋白质组学方法从白石崖岩溶洞中鉴定出的丹尼索瓦人肋骨碎片。图片来自:兰州大学张东菊组
白石崖溶洞的入口,其中的发掘揭示了青藏高原上迄今未知的丹尼索瓦人的生活方式。图片来自:兰州大学张东菊组
甘加盆地边缘的白石崖喀斯特洞穴景观。图片来自:兰州大学张东菊组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