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小琳等 来源:《臭氧层》 发布时间:2024/6/24 18:35:30
选择字号:
研究发现区域大气钚的来源和再分配过程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侯小琳团队在我国典型西北干旱区,选择物质来源以大气沉降为主的高时间分辨率泥炭样品作为载体,基于其清晰简单的沉积环境、高沙尘通量,分析其中人工放射性钚同位素(239Pu,240Pu)的水平及其变化,以探索区域239,240Pu的来源、保存和再分配过程。近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Chemosphere上。

结果显示239,240Pu的浓度变化与典型大气沉降物相似,呈特征的双峰分布形式,次峰位于1952年,主峰位于1963年,同时240Pu/239Pu比值与全球沉降无异。

此研究为多类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标尺,以拓展239,240Pu的示踪应用范围和潜力。(来源:中国科学报 严涛 张行勇)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4.142267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捕捉到蓝色恒星群 石油开采可能引发了英国100多起地震
赠书|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 超薄材料创造磁性之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