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湘麟等 来源:《焦耳》 发布时间:2024/4/3 23:12:18
选择字号:
杂原子掺杂钌团簇-单原子结构实现超耐久的持续析氢反应

 

钌(Ru)基纳米团簇(NP)或单原子(SA)基催化剂已被报道具有高效的析氢活性,但在大电流密度(>500 mA cm-2)及长循环(>50, 000圈)工业条件下的催化效率及稳定性仍不理想。为了应对这一难题,作者首次提出了用杂原子磷/氮(P/N)共锚定金属的“抗生长”策略。通过P掺杂可以有效调控Ru NP-SA体系的局域电子结构,从而增强催化位点的本征活性和H2O解离能力,并且能有效抑制反应中金属的团聚,使该体系保持长期的结构稳定及高活性。

2024年4月3日,相关成果“Phosphorus induced Anti-growth of Ruthenium Clusters-Single Atoms for Ultra-Stable Hydrogen Evolution over 100,000 Cycles”发表在Joule期刊上。论文通讯作者是南方科技大学王湘麟讲席教授和陈柔曦副教授,澳门大学蔡永青和陈石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黄富强讲席教授。论文第一作者是徐子安,朱健和舒峥。

近年来,由于Ru基催化剂表现出了与Pt相当的H2O结合能、更低的成本和耐用性,小尺寸的Ru纳米团簇或单原子被认为是取代Pt基催化剂的最理想替代。然而,单纯的Ru纳米团簇或单原子活性位点对H2O分解能力还不够理想。并且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高度分散的Ru纳米团簇和单原子往往会因高表面能而移动团聚。考虑到Ru基催化剂对尺寸效应的依赖,金属团聚会严重影响催化剂的稳定性。因此,如何获取高本征活性且“抗生长”的纳米团簇和单原子结构,是催化领域的难题之一。

000.png

图1:合成方法及“抗生长”策略的设计构想。

001.png

图2:Ru纳米团簇-单原子基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结构表征。

作者通过引入异原子P的掺杂成功构建了具有“抗生长”的Ru基NP-SA催化剂,这种独特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Ru团簇和单原子位点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聚集。通过投射电镜(TEM)观察发现,金属团簇在P/N共掺杂的碳纤维上分布更均匀,尺寸也更小。该催化剂在碱性环境中表现出了卓越的电化学活性(8 mV@10 mA cm-2和132 mV@1000 mA cm-2)及创记录的稳定性(100,000圈循环仅有5 mV过电位增加;在600 mA cm-2下,稳定运行1000小时)。通过球差TEM等表征测试发现:在长时间及大电流耐久性测试后,P/N共锚定的Ru纳米团簇平均尺寸变化仅有0.8 nm(1.3到2.1 nm),并且邻近的Ru单原子在反应后依旧保持完好。相反,在100,000圈循环后,传统的N掺杂Ru NP-SA基催化剂活性显著下降,纳米团簇的平均尺寸变化超过10 nm。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发现,与对比样相比,P/N共掺杂的Ru NP-SA系统表现出最佳的对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0.053 eV)和水解离能垒(0.12 eV),说明该结构具有最佳的HER理论催化活性。更值得关注的是,P掺杂可以有效增强Ru团簇与碳基底之间的结合能以及Ru-N的轨道相互作用,从而Ru团簇和单原子位点的解离都能显著增强,这样可以有效减缓金属位点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聚集或脱落,提升催化剂的长期稳定性。

图片3.png

图3:析氢性能测试以及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AEM)中的应用。

004.png

图4:杂原子掺杂对Ru纳米团簇-单原子协同催化体系的理论研究。

(来源:科学网)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24.03.005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