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亚宁等 来源:《全面环境科学》 发布时间:2024/2/29 16:14:37
选择字号:
研究发现气候变暖加剧全球干旱

 

近期,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亚宁团队基于1901-2021年12个月尺度SPEI指数(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对全球34个大河流域的气象干旱事件进行了识别和对比发现,气候变暖加剧全球干旱。相关研究成果2月22日发表于《全面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干旱是一种成本巨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在全球大多数地区。气象干旱是最常见的干旱类型,是所有其他干旱的驱动力,它往往会引发其他类型的干旱。因此,及时监测气象干旱对于预警和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干旱识别方法的复杂和工作量的限制,很少有研究将全球不同大河流域气象干旱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且不同流域的干湿变化原因也并不明确。

针对上述问题,陈亚宁团队的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尽管降水和潜在蒸散量同步增加,且降水增加幅度超过潜在蒸散范围的3倍,但仍有47%的流域有超过一半的面积呈现变干趋势。干旱事件的频率普遍超过百次,其中一半以上为短期干旱,持续时间小于等于3个月。

研究显示,在干旱特征方面,小面积流域的干旱影响面积较大。34个大河流域识别出气象干旱事件平均251次,次数最多的是刚果河流域,达到437次;次数最少的是马格达莱纳河流域,达117次。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干旱事件是亚马逊流域,长达20年之久。

按柯本气候分类标准划分气候区,研究发现,热带流域中有71.4%在变干,且干旱情况比较严重,寒带流域中有45.5%在变湿,干旱情况比较缓和。海温的变化导致了气象干旱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交替发生。研究还揭示了ENSO事件引起的海温异常和大气环流变化可能导致不同流域的气候模式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干旱事件。(来源:中国科学报 沈春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4.170913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