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论古”对过去降水演变的重建是基于降水季节性稳定不变的假设,但该假设在长时间尺度大幅度气候变化下是否成立并未被验证。若该假设如预期的那样成立,则过去降水演变只存在量值变化,现有的降水重建是充分的;如果该假设不成立,基于稳定性假设所开展的古降水重建将是不完整的,必将给过去气候演变的认识带来偏差。
针对上述关键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蓝江湖联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程军等,基于泰国南部PKK湖沼沉积重建了南海现代冬雨区早-中全新世迄今为止唯一的高分辨率降水记录;PKK记录与TraCE-21ka模拟共同揭示出当地降水季节模态在全新世发生了由夏入冬的根本性转变,并以~6ka前后突变的形式实现。该成果近期发表在地学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
东南亚降水季节性特征及泰国南部PKK等记录的早-中全新世降水变化。
降水季节模态的转变是夏季风减弱导致夏季降水减少以及南海冬季风环流西移导致冬季降水增多的共同影响;其中,因南海贯穿流的开通,以及轨道辐射的趋势性影响,导致南海SST的大幅升高是冬季风环流西移及降雨增多的主导因素。
TraCE-21ka模拟的全新世降水变化和冬-夏雨区边界变化。
记录-模拟揭示全新世冬夏季风系统变化。
降水季节模态的转变在热带、乃至全球不同季节模态相邻的边界区域皆可能发生,而这些边界区域往往是生态环境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且各种环境要素随时间演变的幅度大,是优质古气候记录存在的理想场所。所以,基于这些区域古气候记录重建降水时应关注降水季节模态改变的潜在可能性,并在过去生态环境演变的归因分析中应考虑其影响。
该工作首次明确了降水季节模态在长期气候变化下可能会发生根本性转变,降水季节性模态转变是长期气候变化下降水量值演变之外的另一重要特征,可能对过去生态环境的塑造更为重要。所以对过去降水演变的重建应同时关注量值的演变和季节模态的转变。(来源:中国科学报 严涛)
?
全球冬夏雨区空间分布、末次冰盛期以来模拟的降水季节模态转变及其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图片均由地球环境研究所提供)
相关论文信息: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3GL10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