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银河系的大小、结构和演化是当代天体物理中最具有挑战意义的研究课题之一。近期,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学天文系和上海天文台研究小组与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科学家合作,利用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甚长基线干涉仪(VLBA),对银河系内十几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里甲醇分子宇宙微波激射(一种宇宙激光)源进行观测,首次精确地测定了银河系部分结构的距离和三维速度,对银河系旋臂结构的测量和研究有突破性的进展。
初步结果表明,银河系旋转比以前预计的更快,以前认为220公里每秒,现在估计250公里每秒;银河系的质量更大,大约是现在的1.5倍。测量结果意味着人类能够直接测量银河系的大小和它的运动,对银河系暗物质的估计、精确测量宇宙的大小和年龄具有重要的意义。这解决了用甚长基线干涉仪进行高精度距离测量的一系列具有挑战性观测技术,开创了天文学中三角视差测量银河系内遥远天体距离的新纪元。
研究结果已经陆续发表,最新结果将发表在2009年2月系列《天体物理学杂志》(ApJ)杂志上,这个工作被国际专家称为VLBA的一个重大工作.最近一段时间世界各大媒体,如BBC,泰晤士报,今日美国和雅虎等争相报导。尽管是国际合作项目,中国在这里占有最大份额,南京大学郑兴武,紫台徐烨以及上海台张波参与此项工作。
银河系是人类居住的星系,对它的认识直接影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特别是对星系的形成、演化和结构的认识。人们能够很容易地用望远镜观测到非常壮观的河外漩涡星系,但我们居住的太阳系在银河系里面,我们很难在内部通过观测来看清银河系的结构,画出看起来像河外漩涡星系那样的银河系结构图。真可谓 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²。原则上,如果我们能知道位于银河系旋臂上一些天体的精确距离,我们是能够构架起银河系的正确的模型。但是,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最近的旋臂的距离也有6千多光年,加上尘埃严重消光,它们的距离和速度很难精确地测定。这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建立银河系的结构就成为现代天体物理中的一个难题。
甚长基线干涉(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简称VLBI)技术、相位参考(phase reference)技术和星际有机分子研究的发展等为解决这个难题创造了平台。最近,在银河系悬臂上大质量恒星形成区中发现的分子宇宙微波激射源,即一种辐射亮温度达几千亿度的“宇宙激光”源成为甚长基线干涉阵极好观测目标。(来源: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