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论文作者:D. Nesvorny 期刊:《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 发布时间:2008-7-11 18:4:54
坠落地球陨石七成来自同一区域

 
据国外媒体报道,由巴西和美国天文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性研究小组日前宣布,在坠落到地球上的陨星中,有超过70%都来自太阳系中的同一区域。有关这一最新发现的研究论文已被发表在了新近出版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杂志上。参与这项研究活动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成功发现了大量与地球上球粒陨星在光谱特性上非常相似的小行星。
 
如果从成份上进行区分,坠落在地球上的陨星共分为石质陨星、铁质陨星和石-铁混合陨星三种。而一种被称为球粒陨星的石质陨星在所有陨星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大约75%。
 
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研究所的大卫·涅斯沃尔内教授指出,长期的研究和观测显示,坠落到地球上的大部分陨星都来自一条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由于不断地受到碰撞,位于该小行星带中的一些天体的运行轨道发生了改变并最终飞向了地球。与此同时,科学家们还发现,一些坠落在地球上的陨星其实是来自月球和火星。
 
为了确定陨星的来源,天文学家们将它们的光谱与大量小行星的光谱进行了对比。不过,他们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陨星在从小行星中分离出来后,其所处的环境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尤其是,那些依旧在太空游荡的小行星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空间侵蚀”——主要是微型陨星、太阳风,而这些外来影响会使小行星的光谱发生变化。
 
据介绍,在受到撞击后,一些小行星可能会分裂为数块并依旧沿原先的轨道运行,形成所谓的“小行星家族”。这类天体的大部分都已非常古老且均形成于1-10亿年前。不过,科学家们2006年在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中却发现了4个非常“年轻”的“小行星家族”——形成时间在5-60万年前,更为难得的是,它们几乎均未受到明显的“空间侵蚀”。
 
大卫·涅斯沃尔内教授等人通过“双子座”天文望远镜对这些小行星进行了仔细地观测,测定出了它们的光谱特征,之后又将其与1934年坠落在阿肯瑟州境内的一些球粒陨星的光谱进行了比对。令科学家们兴奋的是,两者的光谱特征居然惊人的吻合。
 
研究人员强调说,这还是首次发现在小行星带中的天体与地球上最为普通的陨石之间居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相似性。同时,这一发现还证实了“空间侵蚀”作用确实会对小行星表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科学家们指出,通过识别陨星和小行星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研究太阳系的演化历史,例如推断出可能发生过的地质事件及其发生的地点等。
 
俄罗斯科学院陨星学实验室的吉里尔·洛兰茨在评价上述成果时指出,通过与陨星的相似度来划分小行星类型的方法已使用了大约30年时间。
 
他表示:“那些显示出金属光谱特性的小行星被划分为M类。这类天体主要由铁元素构成,是铁质陨星的来源。还有一些小行星由于会吸收大量的光线,看起来会非常的黑。从光谱上看,后一种小行星更类似于含碳的球粒陨星,这些天体被划为C类。或许,C类小行星的物质构成也与含碳的球粒陨星非常相似。而那些由铁和石头混合构成的小行星的特性则与铁-石混合陨星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
 
吉里尔·洛兰茨补充说,在坠落到地表的陨星中,球粒陨星占据了绝大部分。
 
据介绍,普通的球粒陨石通常都非常坚固,因此能够经受住穿越大气层时所产生的高温。而有一些陨星,例如含碳量较大的球粒陨星,它们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会发生剧烈燃烧,在到达地面时几乎都已化为灰尘--只有使用特殊仪器才能检测到它们的踪迹。
 
另外,一些弥漫在空间中的尘埃也会坠落到地球上。这些尘埃在太阳周围形成了一条带状结构,当地球从中穿过时,一些空间灰尘便会进入大气之中,由于速度较慢,它们常常会降落到地表。
 
当然,如果从总的重量上说,在坠落到地球上的空间物质中,坚固的陨星无疑占据了大部分。(来源:网易探索 伊万)
 
(《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486, L9-L12 (2008) DOI: 10.1051/0004-6361:200809934,T. Mothé-Diniz and D. Nesvorný)
 
更多阅读(英文)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论文 一周论文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