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 闻 论 坛 博 客 分类信息 资料贴吧 科学家 实名举报 E-print
       直播 | 科学时报系列 | English | 电子杂志 | 邮件订阅 | RSS | 返回首页   
科学网首页>论文频道>正文
诱拐雌性的雄鱼基因被发现
 论文作者:Axel Meyer      期刊:《BMC生物学》     发布时间:2007-11-16 15:33:44 小号字 中号字 大号字
 
在新一期的《BMC生物学》(BMC Biology) 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雄性鲷鱼(cichlid fish)的一种基因进化出了引诱雌鱼以使雄鱼能将精子储存在雌鱼嘴里的特殊功能。
 
这项研究揭示出,这个基因与鲷鱼鱼鳍上的类卵标记有关。研究还揭示出了这些标记的进化历史,而这种标记则是这种鱼怪异的口交成功的核心。
 
德国Konstanz大学的研究人员饲养了19种鲷鱼,并且鉴定出一种在鱼鳍的椭圆斑点中产生黄色细胞的基因。这些被称为卵模拟物的标记存在于雄鱼的臀鳍上。这种鱼是所谓的母亲口育鱼(在口腔中繁育幼仔的鱼)。一旦雌鱼生出鱼卵,它就会将卵放进它的嘴巴里。雌鱼会被雄鱼鱼鳍上的类似卵的标记所吸引,然后雌鱼就会接近雄鱼。当雌鱼类靠近雄鱼的臀鳍时,雄鱼类会将精子排到雌鱼口中,进而受精给卵子。
 
鲷鱼是一类包括罗非鱼和天使鱼的鱼属。在东非大约有1800多种鲷鱼,并且其中80%属于丽鱼类(haplochromines),其特征就是有类似卵的图案。
 
这种与产生能模拟卵的色斑有关的基因叫做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a (csf1ra)。研究人员还证实,这种基因在一种亲缘关系较远的种的模拟卵中也发生了表达,而在这种鱼中的色斑不是出现在臀鳍而是在胸鳍位置。
 
这两种独立的模拟卵能够检测相同的基因途径是否与模拟形态类型有关的一种模型系统。(来源:生物痛 雪花)
 
(《BMC生物学》(BMC Biology),2007, 5:51doi:10.1186/1741-7007-5-51,Walter Salzburger, Ingo Braasch and Axel Meyer)
 
更多阅读(英文)
E-mail推荐
相关论文 当周论文排行
两种和幼年型糖尿病相关基因被发现
人类等位基因并非均等表达
突变基因在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时间被确定
不依赖于RNAi的基因沉默机制被发现
遍尝美味不变胖 减肥高手亮氨酸
基因改造植物能高效清除环境污染物
新技术检测基因差异更容易
多种基因能够延缓衰老并抑制肿瘤
新方法让癌细胞“休眠”
植物母体效应“托福”子孙后代
科学家阐明海啸产生原因
两种和幼年型糖尿病相关基因被发现
不依赖于RNAi的基因沉默机制被发现
“快速回放”助大脑形成长期记忆
突变基因在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时间被确定
进化具有确定性而非随机
京ICP备07017567
Copyright @ 2007 科学时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