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13 10:16:12
选择字号:
显著降低手术成本,这个奖项首次授予中国团队

 

近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欧洲消化内镜协会(ESGE)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教授周平红、副主任医师蔡明琰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电圈套切开刀”获2025年新器械创新奖,这是该国际权威奖项自设立以来首次授予中国医疗机构自主研发的内镜器械。

“这款器械具有革命性意义,将显著降低多种内镜手术的成本,其临床应用范围还有望进一步拓展。”ESGE研究委员主席Lorenzo Fuccio在颁奖现场表示,期待中国团队能与欧洲医生合作开展后续临床研究。

颁奖仪式。图片由中山医院提供

  ?

据了解,我国内镜下切除手术长期依赖进口医疗器械,不仅价格昂贵,且手术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多种器械。针对这一痛点,中山医院的团队耗时七年,研制了这款集标记、黏膜切开、圈套、注射、氩离子凝固技术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电圈套切开刀,并获得发明专利。

周平红介绍,在研发过程中,团队与工程师反复磨合改进设计,并联合全国多中心完成上市前临床研究,最终获得欧盟认证和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能显著简化内镜黏膜剥离术流程,减少器械交换次数,在确保手术安全有效的同时大幅降低治疗成本。

“此次获奖不仅彰显了中国团队的科研实力,更标志着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水平获得国际权威认可。”周平红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在过去近二十年培养了大批来自欧美、非洲等地的医师,大会期间,来自葡萄牙、埃及、西班牙等国的“中山学徒”纷纷展示高质量研究成果并进行手术演示,并对中山医院的培养表示了感谢。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迄今最完整植物单细胞图谱问世 “大鱼”潜入1100米深海,点亮一颗星
柔性衣壳影响帕金森病病理蛋白体内传播 科学网2025年3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