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8 20:56:32
选择字号:
稀土“改造师”产氢提高15倍:形近、价稳、擅重构
——稀土掺杂氧化钛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经改性制成的1平方米光催化板,在水中“晒”一天“日光浴”产生的氢气,可以产生约10升的清洁燃料氢气——这已不是“非分之想”。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简称金属所)刘岗团队通过引入5%的钪原子,制备出的改性二氧化钛半导体,对紫外光利用率突破30%,产氢效率超出该材料体系旧记录15倍。


相关成果于4月8日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


“一键分解”的技术瓶颈


科幻大师如勒·凡尔纳在150年前就曾预言:水将成为终极燃料。科研人员对绿色氢能的高效获取也展现出了极高热情,孜孜不倦地开展着相关研究。


1972年,“光催化分解水”的颠覆性低碳技术被发现,即通过阳光直接分解水获取氢气,它就像能源界的“超级明星”。


目前太阳能制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间接制氢,即通过太阳能电池发电再电解水,效率高,但设备复杂且昂贵;另一种是直接制氢,即通过二氧化钛等半导体材料在阳光下,“一键分解”水分子。


“光催化半导体材料,例如二氧化钛,受到阳光照射时,会像微型发电厂一样开始运转。”论文通讯作者、金属所研究员刘岗向《中国科学报》解释了直接制氢技术的工作原理,“二氧化钛晶体布满数以亿计的‘能量接收站’。”


每个接收站由钛原子和氧原子精密排布构成,当阳光中的光子撞击时,就会激发出携带能量的电子(带负电)—空穴(带正电)对。这些电子—空穴对在内建电场的作用下分离并定向移动,到达氧化钛表面,诱导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从而将光能转换为可存储的化学能。


当前,其技术瓶颈主要集中在,光催化材料对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低下。具体而言,就是对所吸收太阳光后产生的光生电荷的利用效率不足,亟需在理论和技术上实现进一步突破。


“改造工程师”出手


传统二氧化钛有个突出障碍:这些被激发的电子和空穴就像迷失方向的赛车,在如同迷宫的材料内部横冲直撞,绝大多数的电子和空穴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就会复合湮灭。


同时,高温制备环境容易导致氧原子“离家出走”,形成能让电子与空穴复合湮灭的 “陷阱”。


刘岗团队研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元素替代”及“结构整容”。


科研人员选择了元素周期表中钛的邻居——钪(Sc)作为“改造工程师”。


这个稀土元素有三大“绝技”:一是,钪离子半径与钛离子相近,能完美嵌入晶格而不造成结构变形;二是,钪的稳定价态+3价,恰好能中和氧空位带来的电荷失衡;三是,钪原子在晶体表面能重构晶体原子排布,得到特定的晶面结构,从而能够指引光生电子和空穴顺利跑出“迷宫”。


通过引入5%的钪原子,研究团队成功制备出金红石相二氧化钛。其表面具备两类晶面,就像精心设计的“电荷高速公路”:一类专门收集电子,另一类专门接收空穴。


尤其是,两类晶面之间形成了约1kV/cm的电场,强度堪比太阳能电池中的电场,这相当于在数百纳米大小的二氧化钛颗粒中,架设了电荷运输的“立交桥”。


下一步,可见光


改造后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展现出性能飞跃:光生电荷分离效率提升200余倍,对代表性波段即360纳米紫外光的量子利用率突破30%。


在模拟太阳光下,其产氢效率比已报道的二氧化钛高出15倍,创造了该材料体系的新纪录。


如果用改性后的二氧化钛制作成1平方米的光催化板,一天光照时间可以产生约10升的清洁燃料氢气。据了解,二氧化钛作为一种工业用途广泛的无机材料,中国产能占全球50%以上,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稀土钪,我国储量同样位居世界前列,且具有先进的提取和应用技术。


因此我国对于二氧化钛及其后续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及工业应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


不过,这种改性材料目前仅对紫外光能有效利用,还不能对可见光产生作用,因此刘岗介绍,他们的下一步研究目标是希望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研制出对可见光光子利用率同样达到30%的半导体材料。“光催化分解水效率进一步突破后将有望实现产业应用,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升级。”



相关文章信息:https://doi.org/10.1021/jacs.5c01936


?

钪掺杂氧化钛晶体结构和光解水反应示意图。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最精准太空时钟即将发射 人类首次通过欺骗眼睛观察到新颜色
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23.8% 揭示DNA损伤应答过程中染色质松散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