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析疾病的脑网络特征及调控可为功能性脑疾病治疗带来希望 |
|
人脑从微观尺度的神经元和突触层面、介观尺度的神经元集群层面到宏观尺度的脑区层面,可以构建出精细而复杂的脑网络。但目前应激障碍、慢性疼痛、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功能性脑疾病临床危害大,仍然缺乏有效治疗手段。
“大量的研究表明功能性脑疾病从微观到宏观尺度上存在连接异常,被认为是一类脑网络‘失连接’性疾病,这些神经环路‘失连接’导致大脑的拓扑属性改变,进而影响脑功能。”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张剑宁教授指出,“也这为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意义的参考。”

该领域的研究文献也显示,着眼于脑网络分析研究功能性脑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治疗手段,内在理论层面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为功能神经外科的术前计划制订、术中脑功能保护和术后功能监测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张剑宁和张艳阳在《空军军医大学学报》2025年3期的“名家论坛”上发表题为《脑网络功能神经外科诊疗体系的构建及初步应用》的论文, 综述了功能性脑疾病的脑网络研究方法学、慢性疼痛耦合焦虑与抑郁的脑网络损伤机制及解析应激激素调节人脑认知功能的脑网络表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阐述建立电刺激记忆网络治疗AD的手术方案、基于疼痛网络的机器人辅助下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慢性难治性头痛和建立僵核脑网络电刺激治疗重度抑郁的临床技术等脑网络调控手术治疗功能性脑疾病。
论文作者也介绍了他们基于神经影像及电生理的人脑连接组学,重点对慢性疼痛、AD等重大脑疾病的脑网络受损机制、脑网络调控手术、疗效评价维度的拓展等方面展开的深入研究,构建了脑网络功能神经外科诊疗体系并开展初步应用,主要包括从宏观水平上揭示了慢性疼痛耦合焦虑、抑郁等异常情绪的脑网络损伤机制;发现了应激激素调节人脑认知功能的脑网络表征;首次基于弥散谱成像技术描绘活体人脑记忆网络,通过对该网络的调控,开展国内首例AD的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及优化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疗效评价体系。
论文作者强调指出,通过解析疾病的脑网络特征并进行调控,可能为功能性脑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
张剑宁教授团队构建的脑网络功能神经外科诊疗体系。论文作者供图
文章相关信息:https: / / link. cnki. net / urlid / 61. 1526. R. 20250123. 1748. 002(2025-01-24)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