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霍萍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23 20:01:16
选择字号:
国内首套360°无死角观看船舶之“眼”亮相

 

近日,一款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的国内首套可以360°无死角观看、监测海面及海洋环境的船舶之“眼”惊艳亮相,顺利完成海上无人船舶科研试验项目的目标识别任务。

这款“慧眼”不但在白天能看得远、看得准,夜晚或大雾等极端海况下,同样慧眼如炬、表现出众,可以全天候对海上目标进行远距离实时识别与监测。

工作人员调试船舶“慧眼”。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

船舶“慧眼”。哈尔滨工程大学供图

  ?

这一船舶“慧眼”是由哈工程智能学院团队历经14年技术攻关所研制的高分辨率多模全景视觉系统。“聚焦无人化、智能化背景下智能视觉感知系统的关键难题,解决了环境感知、目标探测等技术应用领域的‘看不见’‘看不清’和‘看不懂’三大难题。”项目负责人、哈工程智能学院院长蔡成涛说。

据介绍,针对全景拼接技术对实时、高分辨率和低功耗性能的迫切需求,通过多镜头协同的高分辨率实时拼接技术,项目创新地采用国产海思芯片和定制化多镜头排布方案,通过特定的环形对称镜头排布,多镜头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上下两层排布协同工作,打破了传统视觉系统在视野盲区、广域感知和高分辨率细节平衡、全天候适应能力、动态复杂环境下小目标探测识别等方面的瓶颈,融合可见光与红外双模数据,增强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感知能力,有效提升了低光照下的全景图像采集质量,设计轻量化小目标检测与全景图像动态捕捉技术,兼顾嵌入式设备的低功耗与高精度需求,成功实现了多镜头协同的低功耗实时高分辨率全景拼接成像、异源图像协同感知以及全景图像智能感知,为智能化无人设备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目前团队研发的这套最新的全景视觉系统,硬件上采用最新的国产红外成像机芯和国产微处理器,并且提升了软件的算法和算力,具有更远更稳定的热成像能力,在低能见度、远距离条件下,看得更准了。”项目成员、哈工程智能学院教师曾薄文说。

据悉,研究成果在智能船舶、环境检测、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领域的视觉识别中表现出众,成功预判并预警了数次因视野盲区所导致的船舶碰撞,已成功应用于全国首艘科研试验船“海豚1”,并在多个企业的视觉航海感知系统、拖轮上的视觉自主靠离泊环境感知系统、安防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木荷种质资源库确定为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 无患子染色体级别高质量基因组组装成功
研究解析全新三维小孔磷铝分子筛 研究发现可延缓帕金森病的原始创新靶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