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科技厅获悉,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真菌重点实验室的大型真菌资源分类及利用研究团队发现大批新物种,为青藏高原的生态科学领域注入全新活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真菌界》《真菌领域》。
吉隆裸伞。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图
?
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大型真菌资源。为揭开这片神秘资源的面纱,研究团队多次联合科考,成功采集3361份珍贵标本,收集一批野生菌株,为科研筑牢根基。
科研人员通过观察标本的外部特征,并结合真菌DNA条形码技术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对标本进行深度剖析。鉴定结果显示,超95%标本被精准鉴定至属水平,2749份标本确定为879个物种,其中已发表19个新种和12个中国新纪录种。这些新种和新纪录种使我国大型真菌物种库更加丰富,成为窥探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奥秘的重要窗口。
褐黄黄盖小脆柄菇。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图
?
据介绍,在高原生态系统里,大型真菌承担着分解者和共生者等关键角色,对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生态系统平衡的维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科研团队成功攻克喜马拉雅山菇的人工驯化难题,建立起完善的种质优化与规模化种植技术体系。这项成果现已在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山南市隆子县等地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当地的菜篮子,还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吉隆黄盖小脆柄菇。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供图
?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