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宇彤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6 11:18:09
选择字号:
AI教师全面上岗!这所学校将彻底告别人类教师

 

当狂飙的AI撞上教育,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最近,美国亚利桑那州特许学校委员会(Arizona State Board for Charter Schools)以4:3的票数批准一所完全在线的学校——无界学院(Unbound Academy),面向四年级至八年级的学生,每天提供两个小时完全由人工智能教授的标准科目课程。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教师完全退出该学院的工作,他们从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者变为学生的指导员,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反馈。

无界学院的申请书显示,这一想法受到埃隆·马斯克的启发,即“创造一种能为未来的研发提供灵感和资金的产品”。


Unbound Academy的申请书(官网截图)

一所没有教师的学校

“无界学院的理念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接受个性化和有吸引力的教育。”在申请中,无界学院提出了一种可以将教学实践压缩至两个小时的“人工智能驱动的自适应学习技术”,鼓励学生们尽情探索自己的兴趣,培养重要的生活技能。

在无界学院,学生们只需要在上午花两个小时学习数学、阅读、科学等学科知识,剩余时间将开展“生活技能研讨会”,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金融素养、公共演讲、目标设定和创业等内容。

人类教师并非没有用武之地。在这些研讨会上,他们变成了主持、引导的指导员,不再承担教学任务,只需要激励学生,提供情感支持,让他们专注于学习。

据了解,上午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完全由人工智能主导,该校为学生提供由在线教育资源公司IXL和Khan Academy(可汗学院)提供的个性化学习软件。人工智能将利用每个孩子的情绪线索、对问题和任务的反应,以及他们完成指定任务所需的时间来创建量身定制的课程。

该校称,这些平台会不断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节奏和风格,相较人类教师,更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成功情况定制课程。

其中,IXL Learning是一家成立于1998年的美国教育科技公司,专注于为K-12(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在线学习资源。目前,IXL平台拥有超1600万学生,并提供超过9000种技能训练。

可汗学院则是由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要目的是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可汗学院提供的内容覆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的多个学科,包括数学、科学、阅读、计算机、历史、艺术史、经济学、金融知识等。

一头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个性化的基础学科学习,一头是聚焦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无界学院尝试通过“利用AI完成基础学科学习+人类导师引导生活技能与综合能力”的双轨制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成长路径。

据悉,无界学院将于2025年8月开始正式招生,招生名额为250人。

“2小时学习”不是个例

作为一种颠覆性的全新学习模式,“2小时学习”模式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和个性化学习程序的帮助下,学生每天只需要2个小时就能完成核心任务的学习。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不少学校已经迈出了尝试的第一步。

除了无界学院外,Unbound Academic Institute还在德克萨斯州运营了一所高端私立学校——Alpha School(阿尔法学校)。Alpha School的学生手册上声称,尽管学生“每天只花2个小时在学习上,但学习的内容却是普通学校学生的两倍。”

通过结合自适应人工智能技术,Alpha School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一对一学习,并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和25分钟的番茄工作法等时间管理技术,帮助学生保持专注,学生的“学术成绩在全美国K12学校中名列前茅”。

不同的是,Alpha School是一所线下私立学校,而无界学院则可以视作其线上版。

为什么想要创建“2小时学习”模式?“2小时学习”和“Alpha School”的联合创始人麦肯齐·普赖斯(MacKenzie Price)认为,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会持续降低学生的幸福感。

作为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毕业生,麦肯齐一直明白教育体制需要变革,当她的女儿们告诉她学校很无聊时,她意识到该做出改变了。因此,她创立了“2小时学习”模式,学生们每天只需要利用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学习2个小时,就能掌握核心知识,其余4小时的时间可以尽情追求自己的兴趣,掌握生活技能。

  ?

MacKenzie Price的介绍(2 Hour Learning官网截图)

此外,家长们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实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包括每个学科的学习进度和完成情况、预计完成时间和额外学习时间、标准化测试成绩和掌握程度测试成绩,以及学习效率数据等详细信息。

“虽然学生早上花2个小时在应用程序上,但其余时间都用来追求自己的兴趣和培养生活技能。”麦肯齐认为,在线教育并不会减少学生的社会互动,学生们不再花6个小时盯着黑板,有了更多时间探索交流,因此相比普通学生得到了更多的社交。

现在,“2小时学习”模式已经拓展到迈阿密、布朗斯维尔等多个城市,改变了数百名学生的教育面貌。

硬币的两面

当呼啸而来的人工智能撞上教育,掀起的风浪中夹杂着不同的声音。

一头是技术与教育的紧密交织与融合。2024年10月,麦可思研究院开展了2024年中国高校师生生成式AI应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3000多名被访高校师生几乎全部都曾在学习和工作中使用过生成式AI,从未使用过生成式AI的高校师生比例仅为1%。

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也在重塑教育的新面貌。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教学工具,例如,韩国政府宣布,2025年新学期将推动普及人工智能数字教科书(AIDT),实时监测学生的综合水平实现“针对性授课”;还创新着教育模式,早在2018年,新西兰能源公司Vector和人工智能公司Soul Machine合作,推出了全球首位AI教师威尔(Will),随着科技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学校尝试用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教师。

硬币的另一面,却是持续蔓延的担心和质疑。

在美国新闻网站VICE的专栏记者路易斯·普拉达(Luis Prada)看来,无界学院或将成为“资本主义的终极教育实践”。

“这些没有真人授课、无法与现实建立切实联系的课程对学生有多大用处还有待观察,如果学生有问题怎么办?人工智能能否像一位优秀、富有创造力的老师一样思考,在课堂上为学生传达课程要点?”他在专栏中提出质疑,“你有没有感觉到,在过去的5到10年里,整个科技行业都发生了诡异的转变,开始积极尝试用一堆无法进行创造性思考,甚至无法独立思考的代码来取代社会中的一些重要支柱?在未经我们允许的情况下想用技术取代所有人。”

  ?

Luis Prada的VICE专栏(官网截图)

尽管人工智能可以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但随之而来的学术不端、隐私泄露、数字鸿沟、缺乏社交等问题,也持续渲染着恐慌情绪。

因此,对教师而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是机遇,更是挑战。

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学术院长、《下一代教育》(Education Next)杂志主编马丁·韦斯特(Martin West)看来,当生成式人工智能崭露头角时,哈佛大学的教师们需要做好三方面准备:首先,制定正确使用人工智能的政策,以缓解对学术不端的担忧;第二,重新设计作业,让学生以更创造性的方式使用人工智能;第三,调整课程学习的目标,如何进入一个不仅允许、而且期望使用人工智能的世界,学生们应当做好充足准备。

“最后这项任务是最重要的,但也最为艰巨。”韦斯特表示。


参考链接:

https://gizmodo.com/arizona-schools-curriculum-will-be-taught-by-ai-no-teachers-2000540905

https://www.abc15.com/news/education/watch-how-a-new-arizona-school-will-use-ai-to-teach-students-in-2-hour-models

https://www.popsci.com/technology/ai-charter-school/

https://www.kjzz.org/education/2024-12-18/new-arizona-charter-school-will-use-ai-in-place-of-human-teachers

https://gizmodo.com/arizona-schools-curriculum-will-be-taught-by-ai-no-teachers-2000540905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uEzeZCe-GSjBGN1_xxpN-3zEq1TAkylY/view?pli=1

https://2hourlearning.com/challenge

http://www.duozhi.com/industry/insight/2024122816864.shtml

https://www.vice.com/en/article/grade-school-ai-only-classes-no-teachers/

https://www.educationnext.org/artificial-intelligence-real-anxiety-how-should-educators-use-ai-prepare-students-future/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开发纳米孔糖测序新策略 即将发射!SpaceX猎鹰火箭的竞争者上线
看这座国家太空实验室有多不一般 拥抱不确定性,把脉太空碎片演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