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电子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和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i思政大模型创新实验室和大数据研究中心承办的“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思政大模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曹萍指出,当前,人工智能为思政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要求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推动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上,多家高校负责人、思政教育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等主题作了精彩报告,分享自己的观点。论坛设立“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人工智能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人工智能+’融合发展论坛”五个分论坛,进一步交流“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痛点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期间电子科技大学“i思政大模型创新实验室”发布的思政大模型和数字人“小思”引起与会专家的学者的极大兴趣。据悉,电子科技大学“i思政大模型创新实验室”成立于今年3月,实验室秉承“Integrated(集成化)、Intelligent(智能化)、 International(国际化)”的“3I”理念,旨在探索大模型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场景、新模式、新生态,助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目前,i思政大模型的建设内容已覆盖10本高校统编思政教材,100+马列经典著作、1000+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学术期刊论文等,问答数据量已达1000000+。打造的AI数字人“小思”,融合了语音、表情及肢体语言等多元要素,将生动展现回答内容。思政大模型将主要应用在思政课教学上,将深度驱动思政课、课程思政及大中小一体化建设,并将逐步拓展到其他社会领域,服务各行各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http://rmtzx.sciencenet.cn/kxwsprint/DCBCF283918AF47AB7F6197BF9F467AB.jpg)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