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刁雯蕙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9/9 20:14:42
选择字号:
35岁转行做科研,他把两度被拒稿的成果送上Nature

从27岁成为台积电的基层工程师,到32岁成为最年轻的项目主管经理,再到35岁出国做博士后,直至37岁出站后成为香港大学最年长的助理教授,没有“人才帽子”的冯宪平如今已是香港城市大学工程学院的副院长

就在不久前,50岁的他带领研究团队历时4年半做出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他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动态钝化剂,能大幅度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能和耐用程度,使光电转换率提升25%以上,在高温潮湿环境下,电池亦能维持稳定运行超1000小时。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这位有着地道台湾口音的香港教授笑眯眯地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投稿故事。

图片

冯宪平香港城市大学供图

30多岁,有了一个做科研的梦

2008年12月,正值圣诞节前后,冯宪平却没有半分节日的喜悦。金融危机的爆发波及美国各个领域,高等教育界也未能幸免。那时,他已经向台积电申请辞职,而给美国高校递交的博士后申请几乎都没有回应。

沉重的挫败感让他不禁质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从27岁进入台积电担任工程师,到32岁成为最年轻的技术项目经理,冯宪平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从台湾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Part Time,非全日制)毕业之后,冯宪平便渐渐萌生了做科研的想法。然而,真正做出这个决定并非易事。放弃大好的职业晋升前景,转行做科研,无异于从零开始。

庆幸的是,转机很快便出现了。

“喂,你好,我是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的陈刚,你想来读我的博士后吗?”在一筹莫展之际,冯宪平接到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打来的电话。

“起初我以为是诈骗电话,回复的语气也不是很客气。毕竟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回复我的简历,自然而然就认为不可能再有机会,但内心还是抱有一丝希望。”冯宪平笑着说,直到他收到陈刚教授发来的邮件,信中提到陈刚课题组正在开展的研究恰好需要工程背景人才,他这才确信,博士后的工作终于有了着落。

次年4月,冯宪平带着妻子和不满1岁的儿子,坐上前往波士顿的飞机,开启他的博士后生涯。他将在陈刚课题组开展能源方面的研究。

冯宪平的学术生涯似乎并没有他预想的顺利,语言障碍和学术进度落后让他在博士后初期倍感压力。从麻省理工学院出站时他已经37岁,在求职市场上不具备年龄优势,要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颇为艰难。好在冯宪平后来有机会参与香港大学的面试,成为当年入职人员中年龄最大的助理教授。
“无论是做学术还是求职,我的确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我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努力去学习和争取。这些经历让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冯宪平回忆道。
两度遭遇拒稿后,登上《自然》
2022年,冯宪平正式加入香港城市大学,担任系统工程学系教授。此前,他已经带领研究团队开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工作。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新兴的第三代光伏技术,自面世以来,光电转换效率迅速提升。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配方和工艺,钙钛矿电池的效率不断刷新纪录。然而,水、热仍是制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两大重要因素。
“尽管有科学家制备出了专门防水或防热的材料薄膜,但是仍然不能很好地维持电池的稳定性和续航能力。因此我们想研发一种材料,既能处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新生成缺陷,又能解决水热环境带来的问题。”冯宪平说。
对此,冯宪平团队与英国牛津大学教授Henry J. Snaith等人合作,提出了一种实时响应的活性钝化策略,研发出类似药物释放的创新涂层技术,能够持续地释放化学物质,以修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运行时的高温潮湿等环境因素造成的缺陷,为钙钛矿太阳能的稳定性提供解决方案。
图片
冯宪平与研究团队受访者供图
在这项开展了将近4年半时间的研究中,团队前期制备动态钝化剂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测试性能也符合预期。但投稿过程却不尽如人意。
“我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投稿过程。”冯宪平回忆道,自2022年初次向《科学》投稿起,经历了一年多的反复修改,最终还是被编辑“拒之门外”。
“做研究就是要勇于尝试,不要怕浪费时间。”2023年,冯宪平与导师陈刚在香港见面,这位学术路上的引路人用一句话便打消了冯宪平因拒稿带来的困惑和疑虑。于是,研究团队将目光投向《自然》。起初期刊编辑以创新性不足为由拒稿,但研究团队并未气馁,积极回应审稿意见,最终赢得了编辑的认可。
“向《自然》投稿前,我们重新梳理了此前期刊审稿人的意见,并对整篇论文进行结构调整。同时,在实验环节更新和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保持整篇研究的创新性。”冯宪平分享时称,尽管投稿的过程一波三折,但审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让研究不断趋于完善,最终得以成功发表。
解决产业难题的科学研究不必做到100分
长期以来,科技成果在迈向产业化道路上面临着落地难、转化率不高的难题。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推向市场应用,还存在诸多鸿沟。
因为有在企业担任工程师的经验,冯宪平对科技成果转化有着清晰的认知。在他看来,把科技成果推向产业化,人们常常会考虑到其规模和应用潜力,却忽视了至关重要的“制造”环节。研究成果制造的过程中,成本高不高?复杂性如何?良率好不好?这些都是成果转化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高昂的制造成本可能限制应用的广泛性,而过度降低成本又可能影响使用效能。这就像‘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要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解决产业难题的科学研究常常不需要100分,去追求学术上的极致,反而是六七十分的解决方案能产生更大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冯宪平如是说。

“通常来说,学术界很多人可能发完论文之后就认为是‘end of the story’了,但在我看来,这是‘start of the story’。”冯宪平告诉《中国科学报》,他正将这项创新技术应用于自己创立的公司及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一系列产品。据悉,目前公司已获投融资近3000万。未来,研究团队还将与国内公司开展产业化合作,进一步建立生产线进行小试、中试验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705-5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碳的复杂形式 一颗超新星可能清理了我们的太阳系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获突破 越多越爱,人类80万年前就有这个基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