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以“全方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为己任,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服务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形成校地融合共生、校企合作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连续4期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其中环境生态学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前1%。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势,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22年,与苏州市排水有限公司共建“绿色低碳水处理与资源化环保小院”,探寻环保技术服务产业发展的新路径。“环保小院”打造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的“四位一体”创新组织模式,通过融合校企利益诉求,建立高校、企业“双主体”协作机制,形成校内导师、校外导师、驻院导师“三导师”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与企业、技术与产业、学生与实践零距离,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创新,积极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党建联建品牌
学院依托“环保小院”,成立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党支部,与苏州市排水有限公司保障和机修联合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创新“345”党建工作模式,即凝练聚学习、聚人心、聚实干“三聚”支部建设工作法,实践初心如炬、恒心如磐、匠心如琢、耐心如水“四心”党员素质提升法,探索思想育人、教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五维”学生能力培养法。双方党支部以体系式学习、融合式讨论、项目式研究等形式,开展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打造“书记讲党史”等系列精品党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形成了以“党建+实践”为特色的行业区域党建联盟品牌。
搭建教育服务平台
“环保小院”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举办院士宣讲科学家精神、劳模讲述工匠精神等专题讲座,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家国情怀和大国工匠精神等与环保技能培训等相结合,提升广大师生和公司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围绕污水收集、输送和处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小院师生撰写《污水操作规程》,面向公司职工开展污水管网检测与维护、污水水质分析与化验、污水处理标准与工艺等专业知识培训,分享尾水湿地稳定运行、应急处置案例分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实践经验,从而提升职工操作的规范性,增强污水处理的稳定性。
深耕污水处理技术
“环保小院”围绕生活污水低碳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的前沿问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组建了以“资深党员、青年骨干、研究生”为核心的攻关小组,提出在低碳条件下从生活污水中回收磷的方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部分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利用污水中有机物制备碳基聚集介质并富集有机物,有效实现对污水中有价物质的分质回收;利用序批式生物膜对生活污水中低浓度磷实现高效富集,采用流化床制备蓝铁矿等高值产品,有效将低浓度的生活污水富集成高磷溶液。“环保小院”师生积极参与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指导,根据污水厂进出水变化,采用活性污泥数学模型2D模型,对全年曝气设备和SRT(污泥停留时间)控制进行了优化,有效降低了吨水单耗和负荷单耗,为污水厂提质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苏州科技大学牵头组建苏州市绿色低碳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提升实践育人能力
“环保小院”组织学生深入一线调研,连续2年组建实践团赴井冈山参加“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撰写的《绿色发展理念下井冈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调查研究》入选2023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优秀课题成果。撰写的调研报告《“双碳”背景下企业清洁生产促进模式研究》获江苏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开展“生态文明社区行”实践活动,向社区居民宣讲低碳环保政策、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等,引导社区居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当前,“环保小院”已成为苏州科技大学推进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协同育人的典型范式。学校将立足苏州、放眼江苏、服务长三角乃至全中国,推动更多“环保小院”落地生根,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王磊)
(原标题: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环保小院” 推进产教融合)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