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8/30 10:21:11
选择字号:
“科学探索奖”管委会成员谈“该选谁”

“‘科学探索奖’到底哪些人应该上、哪些人不该上,完全是以原创性研究、以学术优先来考虑的,这是基金会的资助理念,也是我们的坚持。”

8月26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揭晓第六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以“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主席身份受访,谈及“科学探索奖”的评审细节时作上述说。

在获奖名单发布媒体沟通会上,“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会成员亮相。据了解,管理委员会是奖项人才遴选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评审规则和评审流程,按照理事会决定的年度奖励额度确定各领域的名额分配,组建评审委员会。

媒体沟通会现场。图源:腾讯

?

“近亲”要回避,制度越来越严格

作为“科学探索奖”的共同发起人之一,潘建伟亲身参与了全部六届该奖项的相关评选工作。他表示,“科学探索奖”评选的细致程度和公平性、公正性是“国内人才项目评选中最全面、最细致、最精确的之一”,其初衷和目标都统一在“尽最大的能力把最好的学者找出来”。

潘建伟向媒体举了一个例子:“当年有2位科学家都非常出色,但只有一个名额。给谁呢?”他说,当时如果仅从论文发表的角度,B教授的文章数量、论文引用比A教授多得多;但经过同行评审之后,他们了解到A教授所做的工作更困难、更具有原创,同时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于是,这个获奖名额最终评给了A教授。

“后续的发展证明了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潘建伟说,这体现了“科学探索奖”坚持由科学家来遴选人才、尽可能把优秀人才选拔出来的原则和模式。

他还提到,“科学探索奖”的评审也正采取越来越严格的回避制度。“对存在师生关系、项目合作、亲戚关系等都采取了全过程严格的回避,比如若我的学生参加评审的话,涉及到他所在评审组的所有事项,我全程都是不能参加的。”

同时,对“打招呼”照例“零容忍”。同为“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会主席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高文透露,他收到过来自评委的举报,有申报人发短信、微信请该评委帮忙。这一情况迅速被反映到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查实之后,该申报人的名字就被撤下候选名单了,并在未来两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女性优先,但前提是同等优秀

在今年的“科学探索奖”评审中,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把女性申报人的年龄由45岁放宽到了48岁,同时强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女性和年轻人。

这被视为是对女科学家的一种支持,且起到了预期的效应:本届科学探索奖申报人中女科学家比例为16%,为历年最高;最终有7位女性获奖,占比超14%。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数学物理学领域6位获奖人中有3位是女性。

“这是一个较大的改进。”潘建伟说,这是考虑到,对于有着母亲角色的女性科学家而言,她们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哺育孩子。

这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会委员颜宁看来,这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女性科研人员申请“杰青”放宽年龄限制是一致的。

“如果15年前我一定是坚决反对——这是把女性当弱者。但经过这些年,我也看到许多女性同事因为母亲角色,科研工作受到扰动,所以我认为放宽至48岁并不是特殊照顾,而是她们应得的。”颜宁说。

不过,她强调,“科学探索奖”始终强调的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女性和年轻人。“如果有评委说‘我们应该选她,因为她是女性’,我会坚决反对这种说法——我们选她是因为她优秀,而不是因为她是女性。入选的女性获奖人都做出了一流工作,实至名归。”

“前沿交叉”并非被“偏爱”

鼓励原创,是“科学探索奖”一以贯之的理念。在鼓励原创的路径上,“前沿学科交叉融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在设立之初,科学探索奖就设置了前沿交叉领域,2024年有6位获奖者来自前沿交叉领域,数量与“数学物理学”“天文与地学”并列第一。

“前沿交叉”会不会在评审中被“偏爱”呢?

“前沿交叉领域申报人数多,牵扯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确给评审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交叉科学中心主任、奖项管理委员会委员汤超表示,为此,对前沿交叉的评审工作一直都在优化,“每年都会反思、讨论、进一步优化,采取了很多措施”。

汤超介绍,评审环节会要求申报人讲清楚研究工作的交叉性、为什么需要交叉,评委们再从不同学科角度来考量申报人是“真交叉”还是字面上的“为了交叉而交叉”。

“我们关注的是深入的交叉、有新意的交叉,看它是不是能够真的解决传统方法解决不了的科学问题。”汤超说,相比较而言,交叉学科的评审更严格:评审的每个环节都要求评审人对申报人的交叉维度做出独立的考量。

在今年前沿交叉领域的评审中,几位获奖人的学科交叉都让汤超眼前一亮。他以浙江大学化学系“90后”研究员冯建东为例说道:“他是化学本科、物理学博士、生物工程的博士后,他要挑战的课题是单分子蛋白质测序。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有没有风险呢?肯定有,但一旦做成了就是颠覆性的。”

“‘科学探索奖’的灵魂是‘探索’,我们非常看重他们的研究计划里是否有探索性和创新性;还是说原来做了很好的工作,但后续研究计划只是自然的延续。这些都是作为考量的标准。”汤超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