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8/22 11:07:26
选择字号:
专家再呼吁:将地理课升级为地球科学课

地球科学是科学吗?在一些公开活动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卫东常被问及这样一个问题。令他感到无奈的是,很多人把地球科学当成文科专业,并形成更大的误解,即学不好理科的人才选地球科学。

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地球科学大中衔接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上,多位与会专家都表达了同样的感受。这一现象背后的重要原因是,当前中学地理课和大学地球科学是两套知识体系,教育断层比较突出。

中小学是科学启蒙的重要阶段,而地球科学在这一阶段的普及和传播不足,将直接影响该学科早期人才的培养。这正是专家们所担忧的。

中学地理课被当作文科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建议,将中学地理课程升级为地球科学课程,这一提案引发了热议。

地球科学是认识地球形成和演化的科学,包括大气科学、地理、地质、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地球化学、海洋科学等,以及在此基础上集成发展的地球系统科学。早在1979年,我国高中曾经设有“地球科学”和“经济地理”课程,1982年后合并为“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目前,我国中学地理课程以传统地理知识为主,内容浅,课时少,无法体现地球科学的丰富内涵,甚至被视为文科课程。”周忠和认为,这和大学对地球科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有不小差距。

现在,我国初中阶段仅在初一、初二开设地理课,总计108课时,而在初、高中的地理课程中,除地理外的地球科学内容分别为39课时和36课时。相较而言,澳大利亚地球科学相关内容为220课时,日本为210课时,俄罗斯为204课时,美国纽约州为168课时。在周忠和看来,国内地理课程调整的步伐比较缓慢。

今年8月,中国大陆首次承办了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全球总决赛。周忠和表示,这一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全球地球科学教育水平,此次走进大陆地区,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地球科学的关注度。

当然,这类竞赛内容的广度和难度远高于国内中学地理课程内容,要想辅导学生参赛,对多数从师范类院校毕业并未接受地球科学学科培训的中学地理老师而言,是很大的挑战。

论坛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赵志丹呼吁对中学地理课程进行系统性改革,除此之外还要提升相应的师资力量,吸纳高校地球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让更多人才加入地球科学教育。

地球科学成为高考志愿盲区

中学阶段地球科学素养的欠缺所带来的一大影响,是学生高考志愿选择时,相关专业受“冷落”。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杜震洪谈到,由于高中阶段地球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不足,会使这一专业成为一些大学生的志愿盲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院院长吴元保也有同感。他表示,与一些热门专业相比,地球科学很难成为学生的优选专业。“可在很多学生小时候,都对地上的恐龙、头顶的星空非常好奇,是我们的教育没能让这些好奇心转化为对地球科学学科的兴趣。”

很多人不了解地球科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科学,它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自然科学体系的一员,能帮助人们认识地球;另一方面它始终围绕人类的基本需求,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问题。这意味着地球科学专业“很有用”。

今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徐义刚不止一次作了有关“地球科学与人类文明”的主题报告。

如何评判一门学科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徐义刚给出的依据是:相关研究是否颠覆了人类的认知;是否提高了生产力,又创造了财富,改善了人的生存质量,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是否和谐了人际关系,促进了全球治理。而这些,地球科学都做到了。

论坛上,徐义刚通过没有地质学就没有进化论及工业革命、改变世界的地图和板块构造理论等观点,再次向公众传递了地球科学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对此,杜震洪表示,在促进地球科学贯通式人才培养方面,除了要改革中学地理课程外,还需要更多地球科学领域的大科学家走进中小学校进行科普传播。

他还建议,高校的一些地球科学科研成果可以面向中学生开放,增进他们对学科前沿的了解。高校还可以和中学合作,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基础科研平台,或者共建实验室,这有利于人才的早期培养。

地球科学素质培养需要更多“素材”

为了培养青少年地球系统观,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地球科学知识体系,助推地球科学人才培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牵头策划了“中学生地球科学素质培养丛书”。论坛上,首本书《宇宙起源与太阳系形成》正式发布。

这套丛书组织了来自全国30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丛书编委会,对丛书进行科学指导。全套丛书共有14册,包括《宇宙起源与太阳系形成》《地月系统起源与地球圈层分异》《地球物质基础》《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表面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球气候与全球变化》《资源与碳中和》《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行星科学》《行星宜居性演化》《地球与行星探测技术》,从宇宙起源、地球起源、圈层分离到圈层的相互作用,再到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碳达峰碳中和、自然灾害等。

地球科学涵盖范围极广,但与会专家指出,当下的地球科学教育中,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交叉,这一现象会阻碍地球科学的拓展和人才培养。而该丛书重点关注地球科学领域的科学逻辑和知识体系连贯,内容清晰明了,能够引导青少年理解地球科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特别是建立地球科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有效连接。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迷茫常见原因及应对之策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