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彭友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7/23 8:49:59
选择字号:
海底有哪些奇观?南沙科普大讲堂第二期举行

 

“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所占面积不到整个海洋生态的千分之二,却有近三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物种依赖其生存。”7月20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浴阳在南沙科普大讲堂第二期上说。

 南沙科普大讲堂第二期现场。

  ?

当天,由广州市南沙区科协主办、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承办的南沙科普大讲堂第二期在广州外国语学校举行。现场小朋友们对于珊瑚礁的未来,睡梦与清醒的关系,生活中怎么灭蚊等问题向专家们提问,专家一一进行了耐心解答。

修复“海底花园”

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和自然天敌白棘海星的影响,珊瑚礁消亡的速度几乎是30年前的5倍。其中全球变暖导致海水升温是最大的威胁。如果人类不采取任何挽救措施,那么依照现在的退化速度,珊瑚礁生态系统可能在本世纪中,就从地球上消失。

“海洋生物的觅食、繁衍、生长,都要围绕珊瑚展开。”张浴阳专门从事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他用一组2006年与2009年在同一片区域拍摄的珊瑚照片对比,带观众亲眼见证了海底珊瑚的退化速度。

为了修复西沙美丽的珊瑚礁生态,2008年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后,张浴阳加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珊瑚生态学与珊瑚礁生物学学科组,在中国西沙海域开始了珊瑚培育与珊瑚移植技术的实验工作。

张浴阳用视频向观众了展示了他们在海底通过沙地固定珊瑚桩、搭建培育苗圃网等方式所作的修复工作,经过不断努力,西沙海域试验区的珊瑚数量及种类多样性明显增加,吸引了更多鱼类在珊瑚礁安家,海底生态系统修复的有效成果初显。

张浴阳在演讲

  ?

张浴阳明白,他们所做的一切对于浩瀚的大海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他希望能以这一小片作为种子库,带动附近海域恢复成正常的珊瑚礁。

调控睡眠的奥秘

在进化过程中,地球上的每种动物都形成了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策略”。长颈鹿每天只有两个小时打盹,而蝙蝠可以一天睡近20个小时。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已受到更多的关注。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推荐委员会建议不同年龄阶段的日均睡眠达应达到7至10小时。

为了研究大脑如何调控睡眠,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刘畅团队以黑腹果蝇为主要实验对象,发现了五羟色胺通过作用于大脑中一个像“甜甜圈”形状的区域-椭球体来调控睡眠质量。团队实验发现,睡眠质量对学习记忆的影响。研究表明,睡眠碎片化导致果蝇的学习能力的受损,可以通过挽救睡眠而改善。

刘畅说,大脑的睡眠调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环境和生活习惯通过大脑和人体器官共同影响着我们的“生物钟”,高质量的睡眠与生物钟、稳态等内在因素,以及食物、温度、光线、压力等外部因素都相关。

刘畅在演讲。本文由南沙区科协供科

  ?

刘畅建议大家关注睡眠稳态规律平衡的同时,也可以从食物、光线、温度等方面为高质量睡眠创造更好的条件。做到规律、舒适、减压,将有助于获得优质睡眠,让“健康中国”从健康好眠开始。

以蚊治蚊

蚊子这种生物看似不起眼,却在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中排名第一,可以传播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100多种疾病,每年大约有70多万人因蚊子叮咬致病死亡。

防蚊灭蚊是阻断蚊媒病传播的主要措施。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积极研究绿色环保高效的蚊媒防制方法。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教授吴瑜和她所在的研究团队对防治蚊子更是有“核武器”坐镇。他们用核辐射辐照雄蚊,让雄蚊失去生育功能,再将不育雄蚊投放到野外,跟野外的雌蚊交配,使得他们产下的子代不能发育,从而达到降低蚊虫数量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昆虫不育技术”,简称SIT。

为了推动科研成果的落地应用,中山大学在东莞建立了“蚊子工厂”,大规模培育不育雄蚊,并在部分社区释放进行田间实验,测试区域内,蚊虫叮咬率下降了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蚊虫防治效果。

“将‘核辐射’技术应用于蚊虫防治,从而切断疾病传播这是核技术在病媒生物防制领域的创新应用,是核能和平利用的典范,通过科学手段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吴瑜说。

据了解,“南沙科普大讲堂”是由南沙区科协新创立的科学文化传播品牌,每期邀请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演讲嘉宾,面向南沙的青少年家庭分享各自的前沿成果与背后的故事。本期活动以“未来的房子,彩色的梦”为主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