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青,谢文燕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4/7/12 15:26:46
选择字号:
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深海发现幽灵蛸目新种

 

7月1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邱大俊等联合上海海洋大学,近期在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动物分类学报》上发表成果称,该团队对2016年在南海采集到的一个类似幽灵蛸标本进行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基因的比较分析,明确其与幽灵蛸存在明显差异,确定其是幽灵蛸目新种,并将之命名为“拟幽灵蛸”。

拟幽灵蛸形态。受访对象供图


早在1903年,德国海洋生物学家卡尔·楚恩最先在深海发现了幽灵蛸。该物种常生活在热带与亚热带大洋水深600至900米之间,此深度的水体中,氧气含量很低。在生物分类上,幽灵蛸属于幽灵蛸目幽灵蛸科幽灵蛸属,也是此前唯一一个被大家所认可的现存物种。

2016年9月,中国科学家在海南岛东南海区800至1000米水深采集到一个标本。研究团队将其与幽灵蛸进行形态比对,发现二者在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包括尾部形态、下角质颚形状、发光器位置等。同时,通过基因分析,团队发现它与幽灵蛸在进化树上是两个遗传距离较大的分支,最终确定采集到的标本属一个新物种,其成为幽灵蛸目已知的第二个现存物种。

“拟幽灵蛸与幽灵蛸二者形态特征的区别在于:拟幽灵蛸具有尖尾、下角质颚翼宽长、发光器位于鳍与尾尖的中点,而幽灵蛸无尾、下角质颚翼较短、发光器位于鳍与身体末端的三分之一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邱大俊表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