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玮婕 张懿 徐晶卉 周渊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4/7/7 8:46:04
选择字号:
新一代AI正在成为人类的“机器外脑”

?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点不一般。

这几天,比热到“全国第一”的上海天气更“滚烫”的,无疑就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所在地:百场论坛群星荟萃,备受瞩目的创新产品密集首发,从大模型、算力、机器人到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AI)技术与应用的最新进展高度浓缩于此。

热度之外,今年更受关注的,是技术的落地、AI的产业化。业界大佬在论坛现场直言:没有应用的基础模型一文不值。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为代表的本轮AI浪潮正进入产品化初期阶段,对于众多AI企业而言,技术拐点将至,实打实的大浪淘沙是挑战更是机遇。

与业界关心AI技术的抓地力相比,在业界之外,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了AI快速发展同步带来的安全风险,AI全球治理在今年大会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在开幕式上首发,“发展治理”双轮并行已成为核心共识。我们完全可以期待,明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把舞台留给更多负责任的AI。

全球治理:平衡对于AI的价值

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AI治理真正成为热点话题的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当前AI治理存在的短板。正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所提到的,目前用于提升AI性能的算力消耗,占据总算力的99%,而用于保证安全的算力则不足1%。换句话说,AI业界对于性能的关注和投入,远远超过安全和治理。

对此,相信有很多有识之士会从心底期待——这样一种不正常的失衡局面应该尽快扭转。

将绝大部分算力投放于AI性能的提升,具有显而易见的利益驱动背景。当前,主导AI发展、掌握技术演进节奏,甚至占据了更多头条和流量的,都是产业界。从他们的立场出发,为赢得竞争、获取回报、提升估值,最重要的自然也就是“卷”AI性能。然而,透过本次大会,越来越多人们清晰地意识到,缺乏治理、野蛮生长的AI,并不是我们需要的AI。它无法成为真正的赋能者。长期来看,它不会给社会带来正向价值,也无法为它背后的企业赢得回报。

有专家说,AI的发展,应该形成双轮驱动的局面——既要科学家、企业家通过创新推动AI的前进,也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包括媒体、公众,通过不断的监管、治理,确保AI奔跑在正确的轨道上。

周伯文代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提出了一个名为“45度平衡率”的技术主张,也就是说,如果把AI的“性能”与“安全”这对变量,看作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那么理想的AI发展轨迹应该不偏不倚,沿着斜率45度的直线向前迈进,既不因为性能而牺牲安全,也不过分忧虑风险而失去机会。

这是一个有些理想主义的想法,但毫无疑问,更多人应该认识到平衡对于AI的价值。

大模型:进入“机器外脑”时代

ChatGPT带来的风暴,把人工智能的风向从辨别式AI推向生成式AI。本次大会期间,近百个大模型同台竞技,人们发现AI出现了“智慧”与“灵气”并存的可能。前者是指它能在不少领域成为人类的“超级助手”,整理文档、撰写报告,甚至10分钟编写代码、一句话生成视频都不在话下。后者则指它已经有了一些思考能力,变得“更像一个人”。

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大模型的下一步将走向何方?这也是今年大会探讨最多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腾讯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24大模型十大趋势》的判断是,人们正进入一个“机器外脑”时代,海量GPU和新一代大模型的组合,使AI在推理分析、创意生成、情绪智能3个方向都有了实质性的飞跃,新一代AI正在成为人类的“机器外脑”,简而言之,“智力会像电力一样易被获取”。

更多行业人士得出一个方向性的预判是,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将蓬勃发展。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认为,在AI应用的发展方向上,他最看好智能体,只要用“人话”把工作流说清楚,再配以专有知识库,即可做出一个很有价值的智能体,“比互联网时代制作一个网页还简单”。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则认为,在大模型时代,智能体是新的应用范式,专业智能体能够破解通用大模型在严谨产业应用的关键难题。

李彦宏同时表示,AI时代要跳出移动时代的思维逻辑,避免掉入“超级应用陷阱”,一个“超级能干”的智能体比只看日活用户的“超级应用”更重要。他预测,未来,医疗、教育、金融、制造等各行业领域,都会形成数百万量级的智能体,进而构建起一个庞大生态。

记者还关注到一个新现象。通过“模应一体”方式,中国大模型开始尝试“出海”。MiniMax去年开始“走出去”,在创始人闫俊杰看来,打磨更好的技术需要更多的用户反馈。而在现场,阿里巴巴大文娱集团与泰国T&B环球媒体集团联合发布了数字人“禄小斋”,成为中国企业为海外市场打造的首个超写实大模型数字人。或许,明年此时,更多大模型“出海”案例将浮出水面,代表中国AI实力的跨越式提升。

自动驾驶:三年内迎商业化“拐点”

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自动驾驶”热度空前。

开幕当天,小马易行、百度智行、赛可智能等企业首批获得上海市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小马易行宣布,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应用预约乘坐无驾驶员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覆盖浦东新区205公里的路线。

就在昨天,特斯拉赛博越野旅行车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无人驾驶体验区开启国内首次封闭路段动态体验,它搭载了特斯拉最新一代自动辅助驾驶硬件HW4.0,支持完全自动驾驶能力。

事实上,今年以来,关于自动驾驶的重磅政策频频出台,智能驾驶加速上路。6月初,国家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公布,入选企业友道智途CEO王瑞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此次试点结束后,入围车辆将会按照正常车辆进行目录管理,车辆将从临时牌照换成正式车牌。

从临牌到“铁牌”,无疑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规模化落地运营的重要里程碑。在业界,应用场景、智驾数据采集、算法训练等也是自动驾驶面临的挑战。

“未来,不能就智能谈智能。汽车全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的终极目标,需要多领域交叉推动产业综合发展。信息、算力等难题或许能通过跨领域协同来解决。”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院士表示。

在大会现场,临港新片区发布了针对民生出行、企业创新、城市治理3个智能网联超级场景,结合出行需求,综合运用智能终端、车路云融合数据库、算法训练等要素,打造未来出行的创新示范区。目前,临港已开通“医疗线”“校园线”等无人驾驶公交线路,107辆Robotaxi在主城区内运营,累计跑出8.3万张订单。浦东机场智慧接驳线即将试点投用,乘客可以乘坐Robotaxi往返临港主城区和浦东机场。

自动驾驶何时会迎来大规模商业化运营?综合技术成熟和车辆成本因素,T3出行CEO崔大勇认为,2027年将是自动驾驶进入商业化运营的拐点。钟志华则更关注智能网联汽车的可行、可控、可靠。“目前,汽车智能化仍需思考如何解决安全可靠和效益的问题:在可靠性上,十万分之一乃至十亿分之一的差错概率,对个体生命而言都难以承受;在效益上,谁来买单,如何实现商业闭环,这些都要考虑。”

生态布局:创新浓度释放发展动能

走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一幅高度浓缩的AI生态图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前后左右展台的主人公极大可能是同一赛道的奔跑者,抑或是上下游的接棒者。如果把大会现场看作一个点,那么这座城市就仿佛是“由点及面”,在AI生态的布局上频频落子。

眼下,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徐汇区的“模速空间”已经投运一期、二期共2万平方米的物理空间,集聚起上游基础层、中游的模型层、下游应用层等各类大模型企业80余家;同步落地在此的还有算力调度、开放数据、评测服务、金融服务、大模型合规指导中心等全要素功能平台,共同构建辐射上海和全国的大模型服务枢纽。

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浦东新区宣布启用张江“模力社区”,以张江科学之门为核心,推动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行业应用落地,打造成一个垂直大模型生态集聚区。

“为什么叫社区,就是希望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在模力社区,企业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上下游伙伴,能够获取最强有力的功能平台支撑,能够找寻到最多元的场景应用需求,能够融入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能够享受最完备的配套服务支持。”张江集团董事长袁涛透露了“模力社区”的方向:瞄准科学智能、具身智能、应用智能3个前沿技术方向,聚集生物医药、合成生物、高端制造、智能生产、科技金融、生活文娱等领域的垂类模型应用创新发展。

刚刚入驻张江“模力社区”的岩芯数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大会现场展示了自主研发的Yan架构通用大模型1.2版本,也是全国首个非Attention机制的通用大模型。谈到入驻“社区”的意义,岩芯数智CEO刘凡平坦言,“社区就是生态,带来的是产业集群效应,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生态伙伴加入进来。”

可以期待,到明年,上海将形成西有徐汇“模速空间”、东有浦东“模力社区”的大模型产业空间布局。创新企业、人才、资金、公共平台……AI创新的浓度在这座城市持续提升,势必将碰撞激发出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原标题:AI下一站,我们期待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迷茫常见原因及应对之策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韦布观测到巨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