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锋亮,高宏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7/6 10:15:53
选择字号:
高等教育:缩小城乡与区域科学素质差距的关键

近期,国内多个省份公布了一系列与公民科学素质有关的数据。比如,不久前召开的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上透露,2023年该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14.65%;几乎同一时间,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召开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也对外宣布,该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5.16%提升至10.16%。

稍早一些,中国科协今年4月发布的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4.14%,比2022年提高了1.21%。

2021年6月,我国出台《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确定2025年的目标是“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各地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城乡、区域科学素质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可以看出,不管从国家层面还是各省份层面,我国公民科学素养都在持续提升,但要实现我国科学普及、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目标,任务依然艰巨。而要解决上述问题,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科学素质人才的聚集地,应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在线教育、网络教育、远程开放教育的平台与资源,持续面向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女性群体、低收入群体、老年群体开展科学普及与科学素养提升的工作。

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大学开发的慕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能有效帮助西部地区学习者获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此外,在提高农村地区、女性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上,大学的网络与远程开放教育也具有比面授高等教育更大的效应。

众所周知,高校深度参与脱贫攻坚,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样的逻辑,灵活的教育方式也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区域科学素质发展的差距。

考虑到目前我国正在持续建设与普及包括网络硬件设施设备在内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有条件到达科学素质水平相对较低群体所居住社区的。这也是为何直播、自媒体等有广大受众的前提基础。

基于此,科普工作、社区工作、民政工作和教育工作应建立更紧密的协同合作机制,共同构建跨区域、跨部门的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提升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机制,主动占领阵地,发动科学素质水平较低群体积极接触科学普及与科学素养提升的数字教育资源。

这其中,高教系统尤其应积极参与,主动和社会的其他系统进行配合,如同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样,确保如期实现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目标。

其次,高校,尤其是高水平高校应致力于培养具备高科学素养的教师,以支持基础教育的发展。应该说,这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老问题”,但时至今日,该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且面临多种结构化矛盾的挑战。

调研显示,顶尖中学能吸引到名校的博士毕业生,而县级中学则难以招募到“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县级基础教育系统在师资供需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学科结构化矛盾,即一方面存在大量应聘者,另一方面又很难招到高素养的科学类课程教师。

为解决上述结构化矛盾,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各项措施,如针对西部和乡村地区缺乏优秀教师的问题,设立专门的支持计划和特殊项目。近期国家推进的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国优计划)也是提升基础教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该计划旨在以“双一流”高校为平台,培养研究生层次的高素质科学类课程教师,这将有助于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师生的科学素质水平。

然而,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和区域间的科学素质差距,“国优计划”需要采取更加主动的措施。建议“国优计划”参考“选调生”的制度安排,将计划培养的研究生纳入省级教育系统管理范畴,并要求他们具有在乡村以及教育力量薄弱学校教学的经历。如此,既能实现“培优”(培养优秀的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功能,又有助于解决高素质科学类课程教师分布不均衡的难题。

总之,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难以建立起强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为我们制定了中长期的发展目标,高校应积极投身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如同参与脱贫攻坚战一样,为缩小城乡与区域间科学素质的差距贡献力量。

(作者分别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征集|2024基金放榜!你杀出重围了吗 1吨月壤可产50人1天饮水
肉眼可见!JUICE将飞越地球和月球 航迹云带来更多气候变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