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6/28 15:34:08
选择字号:
废聚乙烯加氢裂化催化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袁浩然团队在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项目的资助下,在温和条件下废聚乙烯加氢裂化催化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为废聚乙烯低耗、高值化再生提供了理论支撑。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化学工程杂志》《能源转换与管理》《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塑料制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不仅造成化石资源的大量消耗,其不恰当的回收处理方式还将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寻求高效经济的废塑料处理方法对于保障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聚乙烯(PE)加氢裂化反应机理不清、构效关系不明等问题,袁浩然团队选择常用于石油加氢裂化和异构化反应的工业ZSM-22沸石作为催化剂载体,通过球磨法获得m-ZSM-22后采用浸渍法合成Ru/m-ZSM-22催化剂。该催化剂在250℃-3 MPa-6 h反应条件下可实现PE制备液相产率>80 wt.%。

同步辐射测试表明,金属和氧化Ru物种共存。Ru(101)和RuO2簇氢解反应能垒DFT计算结果表明,Ru(101)易促进PE内部和末端C-C键的氢解反应;而RuO2簇对PE中间C-C键断裂表现出更高反应能垒,不支持长链烷烃氢解反应。该研究揭示了金属/酸催化PE解构-异构串联反应机理,阐明酸性位点可及性和Ru金属粒径、价态及配位结构的调控机制,指出Ru金属价态调控链烃脱氢-烯烃脱附反应是PE加氢裂化/氢解反应的控制步骤,由此明确了催化过程构效关系,为催化剂优化设计、强化PE解构-异构反应活性提供了基础机制理论支撑。

不仅限于ZSM-22沸石,该研究对商用微孔沸石(如丝光沸石)进行同样球磨改性,发现制得催化剂的金属利用率和酸性位点可及性大大提升。小粒径Ru和高酸性位点可及性在提升反应效率、抑制甲烷生成和提高异构率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0332

https://doi.org/10.1016/j.enconman.2023.117983

https://doi.org/10.1007/s11431-024-2701-0

  ?

Ru/m-ZSM-22催化剂表征结果。研究团队供图

  ?

不同Ru结构表面氢解/加氢裂化反应能垒。研究团队供图

  ?

Ru/m-ZSM-22催化PE加氢裂化反应路径。研究团队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