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0万年,他们用“指纹”解锁中国水稻演化史
5月24日,距离杭州约120公里的浙江省浦江县,蓝天白云下,稻田环绕间,上山遗址迎来一个重要发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张健平,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大学等13个国内外单位的合作者,利用水稻“指纹”——植硅体微化石中的鱼鳞纹数量等手段,解锁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10万年连续演化史。研究进一步确认了中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距今约1万年前的上山文化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研究发表于《科学》。
国际首次!上海科学家实现十字花科植物多年生与一年生生活习性的自由转换
2024年5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佳伟研究组题为“Reciprocal conversion between annual and polycarpic perennial flowering behavior in the Brassicaceae(十字花科植物一年生与多年生的自由转换)”的研究论文。本文的研究策略是以具有丰富生活史(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策略变异的植物属种为模式,通过构建跨物种遗传群体和正向遗传学手段定位决定多年生和植物生活史策略演化的关键基因。
颜宁巴黎领奖+专访:“我其实没有变过”
当地时间5月28日晚,第26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举办了颁奖典礼。
亚太地区获奖人、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教授上台领奖并致辞,她表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认可;对一路支持并激励我的人们而言,也值得庆贺。”致辞末,她对所有人,“尤其是正在观看颁奖典礼的女孩子们”说:“成为女科学家的道路或许充满挑战,但还不足以阻碍你前行的脚步。所以,请勇敢做自己 (Be brave, be yourself)!”
生物医学专家刘秀云任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近日,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现任领导”栏目更新信息显示,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的生物医学专家刘秀云已经出任该学院院长。
据天津大学官网介绍,刘秀云,女,天津大学英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神经重症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
今年起,武汉大学本科生可在学院内自由选专业
发射卫星升空、奔赴南极科考、去小米实习、到法国交流……在武汉大学,这些都触手可及。5月30日,武汉大学召开2024年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新闻发布会,本科招生宣传片《天工》首次亮相。《中国科学报》现场了解到,从2024级学生开始,武汉大学把选择权交给学生,院内专业可自由选,转出学院不受限制。
世界首款!清华芯片突破再登《自然》封面
近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类脑计算研究团队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该成果刊登在5月30日《自然》杂志封面。这是该团队继异构融合类脑计算“天机芯”后,第二次登上《自然》杂志封面,标志着我国在类脑计算和类脑感知两个重要方向上均取得基础性突破。
2023年清华博士毕业生学术单位就业人数首次过千
又到一年毕业季,清华2024届毕业生就业进展平稳有序,近九成已取得工作录用或完成签约。
另外,2023年,清华博士毕业生在学术单位就业人数首次超过千人,学术就业比例达47.1%,在学术单位就业的人数和比例首次实现双增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