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29 8:40:01
选择字号:
学者建立一种梅毒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新方法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显著上升,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梅毒对于降低梅毒发病率至关重要。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联合公共卫生学院与合作者,基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建立的半定量荧光素酶免疫吸附实验,建立一种梅毒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新方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新兴微生物和感染》(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它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性病之一。目前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的非梅毒螺旋体试验(NTTs)和梅毒螺旋体试验(TTs)两种。NTTs通常用于梅毒活动和疗效监测,TTs主要用于梅毒的诊断,但不能用于评估疗效。

然而,NTTs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孕妇、老年人和静脉吸毒等情况中可能会导致假阳性。NTTs还存在其他缺点,如基线NTTs滴度低于1:4时无法评估疗效、出现血清固定(即治疗后抗体滴度可能不会下降)时可能导致过度治疗和不必要的检查、某些梅毒患者治疗后NTTs滴度异常升高或未经治疗患者出现异常下降等问题。

以上不足提示寻找新的梅毒检测方法用于监测梅毒疗效的重要性。该研究由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联合公共卫生学院、厦门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和天津大学附属天津儿童医院共同完成。他们研发用于检测梅毒TP15、TP17和TP47抗体的荧光素酶免疫吸附实验(LISA),使用临床梅毒血清样本用于评估梅毒诊断,并通过梅毒实验对象感染和治疗模型及临床配对血清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发现与TTs相比,LISA-TP15、TP17和TP47的敏感性分别为91.9%、96.9%和98.8%,特异性分别为99%、99%和98%,AUC分别为0.971、0.992和0.995。

在梅毒实验对象模型的系列血清样本中,观察到LISA-TP17和LISA-TP47的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之间的相对光单位(RLU)存在显著差异。在梅毒配对血清样本中,治疗后LISA-TP15、TP17、TP47和NTTs滴度的RLU下降(P<0.001)。当NTTs滴度下降0、2、4或≥8倍时,LISA-TP15的RLU下降17.53%、31.34%、48.62%和72.79%;LISA-TP17 为8.84%、17.00%、28.37%和50.57%;LISA-TP47分别为22.25%、29.79%、51.75%和70.28%。研究证实LISA-TP15、TP17和TP47对于梅毒诊断效果良好,其中LISA-TP17对监测梅毒实验对象模型和临床患者治疗效果更佳。

该方法不仅可用于梅毒的诊断,同时可用于梅毒的疗效评估,为梅毒患者提供新的诊疗方案。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80/22221751.2024.2348525

Baidu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这场赛事探索自动驾驶的“最后一公里”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