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双虎 来源:中国科学报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5/11 9:10:20
选择字号:
这位“邻家老人”为国造舰60余型,身后有支“综合舰队”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张双虎

“如果在楼梯口遇见,你绝对想不到这位朴素、和蔼的‘邻家老爷爷’是为国家研究设计60余型各类舰船的人。”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以下简称七○八所)前所长梁启康曾和许学彦住同一栋楼的上下楼。他评价许学彦既是中国现代船舶科学的先行者、淡泊名利的科技工作者,又是青年学者的良师益友和热心公益事业的活动家。

“见事不见人”是同事和学生对中国科学院院士、七○八所总工程师许学彦的总体印象。

从事舰船研究设计60多年,凭借对舰船事业的热爱、对科学的追求及本职工作的执着,许学彦主持研究设计了从黄浦江渡轮到“远望”号测量船等多种型号舰船。其中,“远望”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东风”号万吨货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船”之一。他曾与陈景润一起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奖,也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科技大会先进工作者、国防工业先进工作者……

尽管获奖和荣誉无数,他却一直保持低调踏实、平淡朴素的作风。无论什么场合,他都是那个最“不起眼”的人物。他一生都在努力做好一件事:为国造舰。

许学彦(1924年5月11日—2016年3月5日)

立志造舰

1924年5月11日,许学彦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郑陆桥镇北夏墅村。那里山青水秀、河湖环绕,船成为水乡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小时候夏天喜欢到河里游泳、划船。我是家中五兄弟的老大,所以都是我掌舵,想到哪里就能划到哪里。这让我对船产生了一种感情。”作者张毅在《远望情怀——许学彦传》中,记录了少年许学彦度过的美好时光。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很快打到许学彦的家乡。因为父亲在外地工作,13岁的他只好跟着村里人一起逃难,从常州、南京到九龙岗,又从九龙岗到阜阳,经河南到武汉,横跨5省来到贵阳。一路的惊吓与磨难,让许学彦感慨中国国防力量的薄弱。那时他暗下决心,将来要学习和国防工业相关的专业。

1944年,许学彦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抗战时期迁至重庆)造船系深造,师从当代中国船舶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创始人辛一心先生,并在1951年经由辛一心推荐,进入重工业部船舶工业管理局技术处任技术员,开始走上船舶设计之路。

“环境影响,情感激发,良师教导,许学彦就这样一步步地与船舶结下不解之缘,再也分不开了。”张毅说。

1960年4月15日,“东风”号下水。

在实践中练技术

“从大学毕业到离开设计岗位,他亲手绘制和审定了成千上万份图纸。”梁启康说,“他可能是当今设计舰船最多的人,其中很多重要型号已成为我国造船史上的经典。”

新中国成立后,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国家迫切需要万吨级远洋运输船。1958年,设计、建造我国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的任务落到许学彦身上。

“这项工作十分艰难,当时处于‘大跃进’年代,要求各项指标赶超欧美,同时设计周期又再三压缩,使得我日夜加班,有时每日只睡三四小时,整天脑子里就是‘东风’号的问题。”许学彦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许学彦特别重视从实践中学习。设计“东风”号时,他一边关注前沿技术,一边与工人、技术人员打成一片,群策群力解决困难。在江南造船厂,他在船台旁搭起简易设计室,边学习、边设计、边施工。为减轻船体自重,他提出在全船部分使用高强度低碳合金钢。船体减轻后,船舶装载量指标、快速性指标、钢料消耗指标等均大幅提升,最后完成的实船确实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

“‘东风’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船,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梁启康说,“而且,其大部分材料、设备都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非常了不起。”

1978年,“东风”号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此后又获评“中国十大名船”第一名。

1965年,我国启动导弹研制项目,洲际导弹落点预计在南太平洋赤道附近,必须同步启动海上测量、打捞船舶的研制。1967年7月18日,“远望”号测量船研制项目启动,44岁的许学彦因有设计“东风”号等经验被委以重任。

“最大困难是时间紧迫。”许学彦回忆说,“当时要求同时设计两艘船,并要求在1969年建好。因为时间太短,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经仔细分析,许学彦认为两艘船的主要参数(如承载量、航速等)完全相同,仅船载观测设备不同,可以在设计时把两艘船“合二为一”,一次放样,这样就能大幅减少建造成本和时间。

在技术方面,测量设备要求宽视角,但船长有限,设备视角无法和陆地上一样。此外,海上船体摇摆、钢材结构变形、船上噪声和振动等一系列问题都会对精密测量带来影响。

“许先生常说,造船是系统工程,每一艘船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七○八所研究员陈安扬回忆,“他从不突出个人,也号召大家要有集体观念,协同工作形成最大合力。”

设计“远望”号测量船时,许学彦带领设计组全体人员根据技术要求,依靠集体智慧解决了测量船的总体方案、稳性、高精度导航定位、电磁兼容性、特殊设备安装等八大关键技术难题,保证了测量船研究、设计、建造、试航的顺利进行。

“远望1号”“远望2号”交付使用后,参与了1980年的洲际弹道导弹全程试验、1982年的水下发射试验及1984年同步通信卫星发射任务,均被证明总体性能良好,各系统功能完善,设备运转稳定。

远望2号

以造船为荣

许学彦的奋斗历程堪称新中国舰船科技史的缩影。他见证了新中国造船工业、海军装备建设的发展过程,创造了新中国船舶设计史上无数个第一。自始至终,他都保持着不断学习、钻研问题的习惯。

“直到90岁高龄,他仍对新技术非常关注,愿意尝试和接受新事物。”七○八所高级工程师蔡琳骏说。

2004年,蔡琳骏开始任许学彦的秘书。那时许学彦已经80岁,却多次请求蔡琳骏教他使用电脑。

“本来收发邮件、打字方面的工作我都可以代劳,但他坚持自己学习,打字、上网、使用手机App、MP3等都要学。”蔡琳骏补充说,“其实那个年龄学习电脑还是有难度的,但他喜欢琢磨、愿意学习。”

许学彦认为设计人员应不断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消化吸收并结合实际为我所用。为此,他将电脑字体调大坚持学习,直到90岁高龄,还经常上网看新闻、查找资料。

1998年,许学彦在为《院士思维》一书撰写的文章中,不仅介绍了造船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还展望了氢燃料、光纤通信、传感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前景。其中,他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人工智能辅助人类工作场景的描述,俨然在26年前就洞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今天。

“许先生对新技术非常敏感,包括很多不是造船专业的技术。”陈安扬说,“他认为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手段,很多事情他喜欢亲身实践。”

再后来,因为视力下降快,许学彦只能借助高倍放大镜阅读。

“通常使用的放大镜只有三五倍,后期他用的放大镜都接近20倍了。他就这样拿着放大镜,慢慢地、逐字逐句地阅读文献。”蔡琳骏说。

在许学彦身边久了,蔡琳骏感觉他更乐意别人叫他“许总”(总设工程师)。

“因为他当时是总工程师,也是‘远望’号、‘向阳红’10号等多型舰船的总设计师,担任所里总工程师的时间特别长。”蔡琳骏说,“他更为船舶设计师这个身份自豪。”

“远望”号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许学彦(左三)在颁奖仪式上。

良师益友 热心公益

退休后,许学彦一边关心着舰船研究,一边对公益事业投入巨大热情。

七○八所有座船模试验池,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筹建的第一座试验池。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该试验池被划入世博园园区,为配合世博园建设,试验池要被拆掉。

但该试验池在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不但是历史文物,也是当时国家唯一一座有历史意义的试验池。为此,许学彦联合20多位造船界专家,向上海市递交报告,希望保留这座试验池。经过努力争取,上海市修改了世博会规划,最终保存住这一历史文物。

许学彦常应邀任一些学术活动评委,参与船舶试航工作,他总是非常热情、乐在其中。在一次从烟台到大连的渡船试航验收中,80多岁的许学彦亲自到船舱、轮机室、机舱里询问测试数据,寻根溯源地了解性能参数和航行情况。

2005年,《船舶设计使用手册》(第三版)出版立项面临困难,许学彦积极为该书写推荐信、提出建议,并联系近百位专家撰写文章,提出修订意见,最终让这本学术专著顺利出版。

“上海造船工程学会曾组织‘大手拉小手’活动。许学彦不但积极筹划,还亲力亲为,多次为当地中小学讲述造船工业史及各型船舶设计研究历程。造船和公益活动可能是他倾注热情最多的事情。”梁启康说。

许学彦(中)被聘为江南小学校外科技辅导员,与师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许先生是那种在人群中不易找到的人。”蔡琳骏说,“他似乎没有传奇经历,也并非光芒四射,但能六七十年踏踏实实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本身就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