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大学生就业政策效果如何?高校学科调整有哪些趋势? |
|
大学生就业有哪些政策保障举措?职业教育就业率如何?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应如何调整?
5月10日,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做客“2024民生访谈”节目,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逐一进行了拆解。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三板斧”
每年毕业季,大学毕业生就业是绕不开的话题。
周亚明表示,近几年中央和上海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对这项工作重点,上海市教委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努力:
一是做好政策扶持。与全市各部门积极联动,拓展政策性岗位、提供政策优惠、强化服务等方面综合施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上海对招聘本市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优惠,提供一些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在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重点区域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应力度、缓解高校毕业生住房问题等方面综合施策。
二是提供充足岗位。密集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3月举办了2024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招聘会,吸引了1200余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招聘需求人数达2.4万余人。上海市教委还与浙江、江苏、安徽、北京、河南等省市的教育部门联合举办了6场网络双选会生源地专场,参会单位超28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2024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启动以来,上海共举办了23场市级层面招聘会,5场网络直播带岗活动,提供岗位数超过3.6万个。
三是优化就业服务。上海不断优化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就业大市场,推进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积极推广运用“毕业生就业随申码”,采用大数据分析,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无缝对接,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
做好职业规划,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招聘会上,设在门口的职业指导师窗口排队很长。怎么做好职业规划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周亚明表示,近期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大赛面向非毕业班的学生设立了成长赛道,面向毕业年度求职学生设置了就业赛道,面向教师设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赛道。
职业教育就业率比较高,但大多数家长在孩子中考时,为何并不把职业教育作为第一选择?
周亚明说,就业市场既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也需要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学生按照自己的特点、兴趣,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是未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学着感兴趣的内容心情是愉悦的、身心是健康的,这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
上海市贸易学校食品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毕业生卢晓菲曾获第三届上海咖啡大师赛总冠军和第二届上海市“四大品牌”职业技能大赛金奖。进入高职后,她在学习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方面齐头并进,现在已经成长为学校的年轻教师。
上海职业教育形式多种多样,2022年,上海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院校计划招生2730人,招生完成率达100%,部分特色、重点专业录取分数线甚至赶超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
上海为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花了不少心思。一是促进职普融通,让社会多了解职业教育。将劳动教育的理念渗透到职业体验活动中,通过顶层设计,在初中生社会实践中将职业体验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引导中小学生了解职业教育。二是提升办学质量,让家长放心选择职业教育。近年来,立项建设18所优质中职校和60个优质专业,持续推进10所高水平高职学校、50个高水平专业群和一批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建设。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获得高等教育学历,而且手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就业求职时非常“吃香”。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多了一个特点,就是和实际相结合。“文化素养+专业技能”“兴趣+技能”的培养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周亚明说:“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人的职业选择不仅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
学科专业布局做到动态调整
上海市教委近日发布相关实施方案,提出要优化高等学校专业布局,扩大理工农医类学科规模。
周亚明解析说,一方面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另一方面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重点产业的人才缺口还比较大,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应该做动态调整,这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
周亚明表示,经统计,上海高校专业布局存在理工农医专业布局偏少的情况。重点产业、数字经济相关的专业人才供给也不足。上海是拥有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城市面临人口老龄化、城市安全运行、公共卫生等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也需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学科专业调整就是要引导和推动高校主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同时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规模。
周亚明坦言,有的学科专业和十年前相比没有变化,在经济和社会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就会显得滞后,所以上海加强教育资源的统筹调控,采取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理工农医类专业的招生规模。
周亚明强调,这样的动态调整必须要精准,人才供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起到顶层设计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方式、课程内容也要跟产业需要相结合,实现学业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周亚明说,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才,上海将响应国家号召,把教育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先手棋”,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让人才成为拉动新质生产力的火车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