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霞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4/3/26 9:29:41
选择字号:
《自然》:自身免疫性疾病治愈曙光初现

 

去年底,在圣迭戈举行的美国血液学学会年会上,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法比安·缪勒博士报告了一组最新研究数据:15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在接受CAR-T细胞疗法后重获新生,其中第一批接受治疗的患者已保持了两年多的无病状态。

  ?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免疫系统攻击神经细胞的疾病。抗体(橙色)与神经细胞(蓝色)结合,将免疫细胞召唤到该位点。

图片来源:美国趣味科学网站

  ?

抗原呈递细胞(右)有时可以训练T细胞(左)不发动攻击。

图片来源:科学图片数据库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历经几十年尝试,这一结果让人们燃起了彻底治愈糖尿病、狼疮及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希望。

CAR-T疗法效果显著

50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驯服”引发糖尿病、狼疮和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细胞。目前大多数已获批疗法是通过抑制人体整个免疫反应来发挥作用,这通常能缓解症状,但会使患者面临更高的感染和患癌风险。因此,科学家们各出奇招,试图治愈这些疾病,还人们健康的生活。

缪勒等人所用的CAR-T疗法就是其中的“排头兵”。

CAR-T疗法利用名为T细胞的免疫细胞。研究人员先将T细胞从患者体内取出,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使其产生嵌合抗原受体(CAR),得到的CAR-T细胞随后被重新导入患者体内。

早在2021年,缪勒团队就开始用该方法治疗一名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20岁女性患者,她的病情很快得到缓解且没有明显副作用。这是全球首个CAR-T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试验。

在上述研究中,团队对取自患者的T细胞进行体外改造,使其带上能识别“叛变”B细胞上CD19蛋白的抗体。结果显示,CAR-T细胞“上岗”44天后,该患者体内抗体消失了,病情也得到了缓解,而且没有发生明显副作用。

随后,缪勒等人再接再厉,让15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8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名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和3名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显著改善,甚至完全消失。

CAR-T细胞疗法先驱卡尔·朱恩教授曾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尽管CAR-T细胞疗法治疗红斑狼疮还需要更大规模研究和更长期随访来证实,但这一疗法的确极具潜力。

无独有偶,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科学家也使用CD19靶向的CAR-T细胞疗法成功治疗了重症肌无力。

B细胞清除更加精确

《自然》在报道中指出,CAR-T疗法会靶向并杀死所有B细胞,但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罪魁祸首”只有一小部分B细胞。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皮肤科医生艾米·佩恩想找出一种只靶向这些“害群之马”的方法。

佩恩研究了一种罕见的皮肤病黏膜寻常型天疱疮。这种疾病由免疫系统错误地将人体自身的桥粒芯蛋白3解释为“外来的”并产生抗体对其发动攻击而引起。目前治疗天疱疮的标准疗法是单克隆抗体,其作用是破坏B细胞。随着B细胞消失,靶向桥粒芯蛋白3的抗体消失,患者病情缓解,但这一疗法目前效率低下。

佩恩希望能对传统CAR-T细胞免疫疗法进行改进,选择性地将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B细胞杀死,同时不会对其余免疫系统造成伤害。为此,佩恩团队设计出一种人工受体,其能指导病人的T细胞只消灭有害的含有桥粒芯蛋白3的B细胞。这种人工受体称为嵌合自身抗体受体(CAAR),该疗法也被命名为CAAR-T疗法。

研究团队指出,与传统CAR-T技术相比,CAAR-T技术更不容易脱靶,能有效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且避免脱靶带来副作用。目前,团队正在天疱疮和重症肌无力患者身上测试这一疗法。

佩恩认为,免疫学领域的“网红”是T细胞,而B细胞就像隐藏在T细胞光环下的“可怜虫”,但也许B细胞才是“主角”。

“反向疫苗”方兴未艾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去年9月25日报道,芝加哥大学组织工程教授杰弗里·哈贝尔等人研制出一种新型疫苗,它不是激活免疫系统,而是选择性地抑制它。

研究人员将该疫苗用于罹患类似于多发性硬化症的小鼠。结果显示,疫苗逆转了小鼠的症状并恢复了神经细胞的功能。

哈贝尔参与创立的Anokion公司已启动临床试验,以测试这种反向疫苗是否可帮助多发性硬化症和乳糜泻患者。该公司已完成针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Ⅰ期试验,目前正招募Ⅱ期试验参与者,以评估其疗效。

斯坦福大学神经免疫学家劳伦斯·斯坦曼也在研发一种新的多发性硬化症“反向”DNA疫苗,将靶向大脑内一种模仿爱泼斯坦-巴尔病毒一部分的蛋白质,其或是多发性硬化症的诱因。此外,2021年,BioNTech和德国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科学家报告称,他们开发的一种耐受性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能抑制小鼠身上的多发性硬化症症状。

(原标题:自身免疫性疾病治愈曙光初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