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满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3/6 17:31:58
选择字号:
最新进展!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机制有了新发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与新发病流行病学团队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ASFV)在猪体内感染的靶细胞及病毒在靶细胞内延长感染(Prolonged infection)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

非洲猪瘟是危害世界养猪业的“头号杀手”,然而,ASFV在猪体内真实生理环境下感染的感染细胞嗜性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阐明ASFV在猪体内感染的靶细胞及病毒在靶细胞内延长感染的机制对非洲猪瘟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ASFV感染后,脾脏是病毒载量最高的器官。单细胞测序分析表明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是脾脏中ASFV感染的主要靶细胞。ASFV感染造成巨噬细胞大量死亡,一种罕见的单核细胞亚群成为了病毒感染的主要群体,该群细胞均未表达或低表达单核细胞的标记分子CD14。对该靶细胞分析发现,细胞凋亡、干扰素反应和抗原呈递能力在这些细胞中被显著抑制,这有利于ASFV在猪体内的感染延长。该研究系统阐明了ASFV体内感染的细胞嗜性、病毒复制和感染动态,以及激发免疫反应的特征,为ASFV感染路径的鉴定和感染致病机制的阐明提供了重要数据。

相关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312150121

  ASFV感染过程中细胞类型和丰度、分子特征,以及脾脏中ASFV的细胞嗜性变化示意图。兰州兽医研究所供图。

  ?

实验人员开展实验用猪巡圈。兰州兽医研究所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张另一星系中的恒星照片出炉 《自然》(20241121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清华这位院士搭建了一座室外地质博物园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