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雪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3/5 20:12:09
选择字号:
张云泉委员: 普及生成式智能教育,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

近期,以SORA为代表的高质量短视频AI生成工具的出现,不仅推动着科技创新,还促进着“新质生产力”的茁壮成长,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开拓了广阔的产业应用空间。对此,培养既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又能熟练应用AI新技术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

张云泉

今年两会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云泉经过调研发现,至2022年,我国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达438所,研究中心68个,为培养新型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认为,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仍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首先,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无法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其次,课程内容更新滞后。再次,实践机会缺乏。另外,师资力量不足。

为满足市场对“新质生产力”人才的需求,需积极解决课程、师资和资源配置等挑战,以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的优势。为此,张云泉建议:

一是优化资源分配,促进教育平等。为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建议通过国家层面的宏观规划优化资源分配,特别关注偏远和农村地区,确保上述地区也能获得必要的资源。建议可以设立“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以鼓励学校间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特点,共享教学内容资源和教学计算资源。

二是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应对课程内容更新滞后的问题,学校需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同步。建议可以通过现有的教育部政策框架内进行探索和实施,例如设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国际协同创新计划”,并在学校示范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教学助手,以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

三是促进产教融合,增加实践机会。可以通过现有的教育部政策框架内进行探索和实施,如设立“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基地”,以鼓励有智能化需求的各行业企业提供实习机会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增加学生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上的实践能力。

四是加快企业导师引进并设立专项奖励。通过企业导师帮助校内教师提升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时,为鼓励和表彰在教学和科研中积极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师,建议可以通过现有的教育部政策框架内进行探索和实施,如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奖”,并将其纳入教师职称晋升和奖励体系中。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6000年古迹揭示石器时代建筑者的工程智慧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研究生迷茫常见原因及应对之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