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通常认为昆虫在夜间绕着光源飞行是由于趋光性,但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飞蛾等昆虫的这一行为或许另有缘故。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7日报道,研究人员使用动作捕捉摄像机和红外线照明装置拍摄蝴蝶、飞蛾、蜜蜂、黄蜂、蜻蜓和豆娘在不同光源条件下夜间飞行的情况。分析了数百个“慢动作”飞行视频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昆虫不会被远处的灯光吸引;只有在经过附近的灯光时,才会被吸引过去。
研究人员说,绝大多数昆虫会背部朝着人工光源,绕圈飞行,即使这个姿势让它们飞起来有些“别扭”。
研究负责人之一,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昆虫学家塞缪尔·法比安说,没有人造光源干扰的情况下,夜行性昆虫会将背部朝向最亮的方向,也就是天空。这一进化诀窍帮助这些小动物判断方向,并在夜间飞行时保持水平状态。但当它们飞过人工光源时,就会迷失,以为人工光源是天空。
他说:“如果它们倾斜着飞行,就会产生一种奇怪的转向模式。就像你骑自行车,如果向一边倾斜,你就会在一个大圆圈里不停旋转。”
此外,并非所有飞虫都会绕着人工光源飞行,有些会飞到光源上方,还有些会翻转并撞向地面。
相关研究报告刊载于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通讯》杂志。
研究人员说,2020年9月的一份报告指出,人造光源影响了飞蛾的繁殖和幼虫发育。他们认为,光污染在全球昆虫数量下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更好地了解人造光对昆虫的影响至关重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